浅析中小学听课评课的失误与改进基础教育论文
浅析中小学“听课评课”的失误与改进_基础教育论文 摘要:听评课是教学教研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听课的目的不是为了对教师的量化考核,而是为发现教学中存在的
“”_ 浅析中小学听课评课的失误与改进基础教育论文 摘要:听评课是教学教研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听课的目的不 是为了对教师的量化考核,而是为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评价 应重点评价教学内容,并将教学内容的评价指标进一步具体化使之更有针对性;评课过程中 还要讲究语言艺术,使建议能被愉快接受。 关键词:教学评价;教学目的;教学内容 “” 听课与评课是教研活动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教师发现不足、自我改进,提高 课堂效率与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随着对教师量化考核的出现,听评课渐渐背离了其根本目 的,演变为对教师的量化考核而不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关于听、评课的目的 “” 目前中小学听评课在目的导向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 听评课的主要价值取向是通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进行评价,将其结果作为学校量 化考核、职称评定、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是为了应付教育行政机关对学校整体工作的 检查,而不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过分注重听评课的行政管理功能。 2. 参加听评课的人员多为本学校的校长和教务人员,很少有本校和外校的一线教师和教 研员,评课者的地位在被评教师之上。评课者多抱有应付常规教学管理环节与挑剔的心态, “”“” 往往在听后发表独家评论,而本应通过听评课相互学习的一线教师沦落为指责的对 “” 象,致使他们产生并强化了害怕听评课的心理,强化了他们对听评课目的的错误认识。 3. 评课标准过于宏观,没有具体灵活细化的评价标准。评语过于规范化,没有针对性和 指导性,对正常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扰乱和障碍而非促进。 鉴于此,必须矫正听评课的价值取向,重申评课的目的。听评课的价值取向是学生的有 效学习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听评课的主体应是一线教师而非幕后的管理者,听评课是教师相 “ 互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主体取向的教育评估强调:评估不是依靠外部力量的控制和推 动,而是每个主体通过对自己行为的反省而获得主动发展。主体的发展由自己主宰,主体是 自主与责任的统一。主体取向的教育评价在本质上受解放理性支配,它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 ” 解而不是控制,它是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的。①这就要求以被评教师为 听评课的主体,强调被评价教师的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增强他们在听评课中的主体意识。 课堂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观摩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诊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 改进课堂教学提供具体的理论指导。因此,评课时首先应明确价值取向,帮助教师反思自己 的教学设计与教学目的契合程度,养成在课堂教学后进行反思的习惯;其次是通过评课帮助 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让教师从听评课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增 强自信与动力,并体验寓教于学的成功与快乐。 二、关于听、评课的内容 传统的教学评价内容较多地指向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艺术、课堂氛围,这在各类 公开课、观摩课、评比课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是,其最终是为了教学 内容服务。教学方法使用的合理与否,主要还是基于教学内容角度的考虑。 因此,评课者应首先更多地关注教学内容,然后再评论教学方法。必须注意对教学内容 的评价要占评课内容的绝大部分,要比较科学地评课,评课者必须分解细化教学内容的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