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仁德哲学第五课学生卷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导学案2.5.1 意识的本质【重点难点】 意识的本质。【预习案】Ⅰ.教材助读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导学案 2.5.1意识的本质 【重点难点】 意识的本质。 【预习案】 Ⅰ.教材助读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 (2) 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 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器官。 2.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基础。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意识的内容 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 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寓言典故】从象箸推去 纣王做了一双象牙筷子,箕子见了十分担忧。他认为一旦有了象牙筷子,就再也不会用陶 罐土碗盛饭菜了,一定要有明犀碧玉做的杯碟来相配;用了玉杯和象牙筷子,就绝不会来盛小 米蔬菜,务必装象尾豹胎一类的山珍海味了;吃了象尾豹胎,就再也不会穿粗布住茅房,一定 要穿锦衣、居大厦。这样下去,享受的欲望就会不断的扩大,必然要用天下民脂民膏来填饱一 个人的欲望,国家就危在旦夕了。果然,纣王最后就亡了国。因此,所谓圣人就是见微知著, 从端倪推测后果。 【哲理链接】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简要分析】 未来事物是将来才出现的,但人们可以想象未来事物的状态,对事物发展的 趋势作出预见,对自己将要采取的行动提出计划方案。这样的意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吗?这个 寓言告诉我们:箕子的担心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象箸”推出来的,是“从端倪推测后 果”,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2.意识的含义 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 系统——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的反映。 3.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意识。 Ⅱ.预习自测 √× 1.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2)只要有人脑就会有意识。() (3)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是客观的,但它的形式是主观的。() (4)虚幻的意识,并非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腾讯文库2015仁德哲学第五课学生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