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型中小企业评价方法2019修订方案
2000年初,原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司、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与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共同发起设立了《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课题,重点研究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状况与变动趋势。2019年4
2000年初,原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司、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与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共同发起设立了《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课题,重点研 究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状况与变动趋势。2019年4月,课题组联合首次发布了《中国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引起了社 会各界广泛关注。其后,课题组进行了为期2年中小企业成长性个案研究,积累了大量实证研究成果。2019年,课题组又联合了国家工商总局个体 经济监管司、全国工商联经济部。在认真总结首次实际评估效果、广泛征询专家意见与连续开展了2年企业个案研究基础上,按国家新发布中小企 业划分标准,针对我国非公经济6.8万家中小企业进行评估,现就重新对“成长型中小企业评价方法”提出如下修订方案。 一、研究意义 20世纪以来,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企业中都占有数量上绝对多数。但是,如何实现政府宏观管理有效性问题,始终是各国面临亟待认真研究与 解决课题。事实上,无论哪个国家,在所有中小企业中,优势企业毕竟只是一小部分,劣势企业也不过是一小部分,多数企业则是处于这两者之间。 而如何判定中小企业优劣,至今在国际上亦不过是经验性与非规范化。选择一种以企业财务实绩指标与反映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水平非定量化指标为 直接依据,而非笼统判断或人为因素过多综合评估判定方法,无疑是我国各级政府部门把握中小企业总体状况,制定系统与有针对性发展政策,以 及进行分类指导与社会相关组织开展有效咨询服务基本前提。 设立《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着重研究“成长型中小企业评价方法”,就是要确立一种科学、规范综合评估方法,整体把握我国中小 企业发展总体状况与未来发展趋势。这不仅有助于理论界深入研究我国中小企业成长机理,保障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而且有助于各级政府职能 部门把握中小企业总体状况,制定系统与有针对性政策措施,促进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有助于社会各种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组织、 开展有效社会咨询服务。 从2019年4月课题组发布《中国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实际影响来看,对中小企业成长性进行评估,能够总体判断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状 况,客观地剖析中小企业产业结构状况与地区分布状况;同时,也能够为进一步研究中小企业成长机理、改善企业成长环境提供必要数据支持。 1.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可以据此对中小企业发展状况作出整体判断,制定有针对性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针、政策与措施,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小 企业“分类指导”原则,集中力量扶持并抓好一批优势企业,促进中小企业整体健康发展。 2.企业可以据此全面了解其它中小企业发展基本状况,判断本企业在行业或全产业中业绩水平;同时,依据评价结果能够进一步剖析企业成 长源与潜力点,有助于企业明确强化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与成长速度基本方向。 3.有助于社会研究机构开展更加深入实证剖析与理论研究。在我国,对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仍属起步阶段,各种可供研究数据、资料还十 分匮乏。开展成长型中小企业评估工作,可以为社会各界提供大量实证剖析与数据支持,有利于深化我国中小企业研究。 此外,对金融机构来说,可以将成长型中小企业评价结果作为参考依据,决定自己信贷规模、结构或具体领域;对于社会中介、咨询等社会服 务机构而言,可以据此围绕成长型中小企业开展全社会范围有效中介、咨询服务,直接或间接地帮助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对于广大社会公众与投资 者来说,则可以参照评估结果做出个人消费或投资流向具体决策。 二、剖析评价企业成长性基本思路 企业成长性是指企业具有不断挖掘未利用资源而持续实现潜在价值生产能力,是人们依据企业现有发展状况与其他内外部客观因素所做出对该 企业一种未来发展预期(企业成长理论请参见附件1)。所谓成长型企业,是指那些在一定时期(如3~5年)内,具有持续挖掘未利用资源能力, 不同程度地呈现整体扩张态势,未来发展预期良好企业。 企业规模只是企业成长一种表现形式,在许多方面,企业成长并不表现为生产能力与资源规模扩张。只有当企业在生产能力、资产规模、市场 份额以及企业经营、管理与员工整体素质等诸多方面均保持某种程度整体增长或提高状态时,才能被认为具有成长性。如果一个企业只有个别财务 指标,如销售额或利润出现了增长,其它指标并未发生相应变化,则并不能构成严格意义上成长型企业。 第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