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题训练:中国古代诗词
高考历史专题训练:中国古代诗词诗言史、诗言情、诗言志,历史题材的诗词是一部形象的历史教材,其间储存着大量的历史知识。借助诗词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诗入题,展示历史文化的博大和深厚,也使严肃的试题多
高考历史专题训练:中国古代诗词 诗言史、诗言情、诗言志,历史题材的诗词是一部形象的历史教材,其间储存着大量的 历史知识。借助诗词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诗入题,展示历史文化的博大和深厚,也 使严肃的试题多了些诗情画意的味道。 中近史 1.“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清末的这一民谣反映了: A.土地集中B.闭关锁国C.吏治腐败D.男耕女织 2.“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李大钊《圆明园故址》)“两度劫”发生在:① 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 3,“租借东洋驻重兵,保商何必要连营。可怜卧榻横陈夜,时听旁人鼾睡声。”这首近代汉 口竹枝词(《东洋兵房》)反映了 A.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出现B.汉口被辟为通商口岸 C.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D.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4.《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 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5.“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郑观应《闻 大东沟战事感作》)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马尾海战B.丰岛海战C.黄海海战D.威海卫战役 6.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章》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 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其写作背景是: A.《北京条约》签订B.《中法新约》签订 C.《马关条约》签订D.《辛丑条约》签订 7.清末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 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中法战争B.甲午战争C.日俄战争D.抗日战争 8.“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去 年今日”是指: A.1893年4月17日B.1894年4月17日 C.1895年4月17日D.1896年4月17日 9.“不信中原力已疲,忍将和局误师期。谁知辽海消兵日,正是军民痛哭时。”曹润堂的 这首诗描述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什么战役? A.黄海海战B.平壤战役C.辽东之战D.威海卫战役 10.1895年有人题联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其中“割 地”是指 A.割九龙司给英国B.割香港岛给英国 C.割台湾、彭湖列岛给日本D.划分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11.谢瓒泰题《时局图》诗:“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 土分裂似瓜。”该诗产生的社会背景是: A.鸦片战争的失败B.沙俄侵占北方大片领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