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乘法》教材分析
2024年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乘法》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以竖式计算为主,先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情况,然后是乘数末尾有0的特殊情况。在“想想做做”里还安排了口算,包括几百乘几十(如
2024年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乘法》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以竖式计算为主,先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 “” 情况,然后是乘数末尾有0的特殊情况。在想想做做里还安排了口算,包括 几百乘几十(如700×80)、比较容易的几十乘几百几十或两位数乘几百(如 30×310、23×300)等。 结合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编排的一道思考题让学生结合计算过程进 行逆向思考。在练习中编排的一道思考题让学生在计算中作出判断与调整,对学 “” 生有挑战性。编写的一篇你知道吗介绍我国古代是怎样计算乘法的。 1 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主动学习新的计算内容。 计算教学都是从简单到复杂螺旋上升的,最基础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支持了这 样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一方面表现在掌握了算法,能正确地计算,另 一方面还表现为能运用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数目更大、过程更复 杂的计算问题。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数学认识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也是本单 元计算教学的基本思路。 (1) 例题鼓励学生自己算。学生已经能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 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相比,三位数乘两位数需要多乘一步,并把两次的部分积相加。 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相比,三位数乘两位数只是其中的一个乘数从两位数变成三位 “ 数,竖式计算的方法完全可以从两位数乘两位数迁移过来。第1页例题和想想 ” 做做的编写有四个特点: 一是在写出竖式以后,让学生独立计算,不作任何 提示或指点;二是计算以后要组织交流。交流的内容是计算时的思考,通过交流 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三是在练习中带出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让旧知识 “” 在新的计算情境中得到应用;四是想想做做第6题里有四道题是三位数乘两 位数,还有两道题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把新旧知识结合在一起练习,体会计算时 的相同点,促进认知同化,完善认知结构。 “” (2) 整理学过的乘法口算,更好地把握计算要领。想想做做第5题是口算 题,有几十乘几十和几百乘几、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与相应的两位数乘几 十或几百几十乘一位数,这些口算是三年级陆续教学的。教材把这些口算汇集起 来,并以题组的形式呈现,让学生体会同组口算题在思考时的相同处、算法上的 联系点,从而在整体上掌握乘法口算。如,通过21×4、21×40、210×4这组题 的计算和比较,体会后两题都要先想21×4。又如,60×9、600×8、60×50这 组题都先用6的乘法口诀算,再在得数后面添0。学生具有了这些体会,就为后 面教学用简便方法笔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作了准备。 2 逐步加深对用简便方法笔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体验,培养计算技能。 乘数末尾有0是乘法的特殊情况,既可以按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步骤计 算,还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适当个数的0。让学生掌握 后一种算法,有助于算得对、算得快,教材第4~6页教学这个内容。乘数末尾 有0的乘法有三种情况: 第一个乘数(即乘号前的乘数)末尾有0、第二个乘 数末尾有0、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其中前两种情况已经在三年级教学过,第三 种情况在本单元教学。 ד (1) 温习旧知,初步体验。第4页例题在列出算式85015以后问学生用竖 ” 式怎样算,并要求学生先试一试,再和同学交流。学生间的算法是多样的,通 过交流,感受用后一种竖式计算比较简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