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下载 清华附中特级教师韩军高考作文题三思
清华附中特级教师韩军:高考作文题三思 每代高考作文出题人,都带着一种宏大思维说是选择,其实无可选择多年来,语文高考试题没有关涉文化本身 高考年年让人关注,作文题更是街谈巷议。 20世纪50年
清华附中特级教师韩军:高考作文题三思 每代高考作文出题人,都带着一种宏大思维说是选择,其实无可选择多年来, 语文高考试题没有关涉文化本身 高考年年让人关注,作文题更是街谈巷议。 20世纪50年代至今,高考作文题共出了近百个1977年30个题另加历年春 季题,好文题有一些,像《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鸟的评说》1995年、 《习惯》1988年、《雨后》1962年、《我的母亲》1957年。 但也有一些文题不尽如人意。 我深知拟一个好文题着实不易,所以站着说话不腰疼,放诞狂言。 一、语文自身价值何处寻? 我总觉得,咱们的高考作文题,不像语文题,而更像政治题、伦理道德题。 咱们的作文题,一直关注当年的重大事件,引导学生从重大事件出发思考重 大意义,这是出题人的历史习惯,传统思维。 回首50余载高考历史,不难看出这一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1982年题、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1977年北京题、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政 治问题1978年题、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1965年题、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 我1961年题、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1958年题。 浏览这些题目,会发现,每代高考作文出题人,都带着一种宏大思维,都努 力继承并倡导咱们先辈几百年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写作传统, 情绪盎然地关注着当年的社会热点尤其政治热点。 由此,就很容易理解,今年高考作文为什么会这样了。 全国心灵的选择,实际扣合着去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北京 规则,实际扣合着中国加入、日韩世界杯;上海面向大海,实际紧扣着上海在新 世纪,全面对外开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形势。 均沿袭同一种历史思路、命题思路。 命题者可能认为,高考作文,社会影响力大,关注者众多,理应出得有思想 意义,理应关注重大意义和宏大事件,不能把题目出得太小家子气。 引导学生关注热点,参与当下事件,思考重大意义,似乎理所当然。 但,这恐怕不应是高考作文的主要功能、主要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