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3.4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利用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借助画示意图列一元一次方程解以现实为背景的应用题。能力目标: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利用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借助画示意图列一元一次方程解以 现实为背景的应用题。 2、 “——————” 能力目标: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 3、 情感目标: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分析题意,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难点:从不同的角度来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板书板画设计 行程问题:甲行走的路程+乙行走的路程=50km 一、 x 涉及三个量:解:设甲乙相遇时行走了小时, st v 路程时间速度根据题意,得 二、 3x2x50, 涉及三个公式:+= 5x50 路程=速度*时间=, x10 速度=路程/时间= 10 时间=路程/速度答:他们小时相遇。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当代数学家苏步青教授曾在法国遇到一个很有名气的数学家,这位数学家在电车里给苏教 授出了几个题目: 1“ 问题: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相对而行,距离是50km,甲每小时走3 km ,乙每小时 走2km,问他俩几小时可以碰到?” 苏教授一下子便回答出来了,你能回答出上述问题吗? (二)讨论交流,探究问题 1 、组织四人小组活动,观察分析,理解题意,弄清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 2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全班相互交流。 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的情况,进行点评,引导分析,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 2“ 问题:接着这位数学家又说:一只小狗每小时走5km,它同甲一起出发,碰到乙时它又 往甲这边走,碰到甲它又往乙这边走,问小狗在甲、乙相遇时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在外国且又是电车上回答这个问题可有点难了,但是苏教授思考了一会儿,还是在下车前 解决了这个问题,你知道他是怎样解答的吗? 学生继续分组讨论,由小组派代表发表本组的见解。然后教师点评。 1、 画出示意图。

腾讯文库七年级数学上册3.4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