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生态文明社会[修改版]

第一篇: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生态文明社会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生态问题是社会必须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生态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决定着发展的可持续;关系到人类的命运,决定着人类的未

, 第一篇: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生态文明社会 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生态文明社会 生态问题是社会必须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生态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决定着发展的可持 续;关系到人类的命运,决定着人类的未来。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在改善人与 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过程中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 和。生态文明社会实质上就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曾经盛极一时的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所经 历的由繁荣走向衰败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使 得文明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30 经过近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也要看到,我国的生态形势非常 严峻。一方面,我国大部分资源的人均拥有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 资源环境承受着巨大压力。历史与现实都警示我们,必须超越传统的发展模式,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十七大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 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生态文明观念,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 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建设生态文明,观念先行。要使生态文明观深入人心,在公民中强化严峻的国情意识;强化经济、社 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效益意识;强化全面发展的政绩意识;强化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识。 在全社会形成了解国情、珍爱环境、保护生态、崇尚自然、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使生态文明观念 成为全体国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 快的发展,把产业结构调整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 循环经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逐步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 放的状况,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坚定不移地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是核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加 快利用先进技术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严格的制度是保障。实行严格的环境资源保护制度,严肃法律制度、环境标准、执法纪律、执法手段, 建立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将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实行政绩督察制和行政问责制,坚决查处破坏生态环境的人,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社会共同的理念和责任。当建设生态文明成为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时,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人与自然共和谐的美景就一定能够实现。

腾讯文库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生态文明社会[修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