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开放题设计论文
小学数学开放题设计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上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培养,鼓励学生多发现、多动手、多实践、多创造。如何设计能引领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单一到多维、由课内到课外、走向生活的数学开放题,对到
小学数学开放题设计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上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培养,鼓励学生 多发现、多动手、多实践、多创造。如何设计能引领学生由感性到 理性、由单一到多维、由课内到课外、走向生活的数学开放题,对 到达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设计开放题呢? 针对一道给出条件和结论的数学题,我们指导学生探究由条件 得出结论的方法,方法是多样化的,这称为策略性开放题。从解决 问题的途径入手设计策略性开放题,使学生经历解题方法的设计, 进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让学生用一根18厘米长的铝丝 围长方形。条件和结论都明确,教师用怎样的设计来实施教学,长 方形的周长为18厘米,长和宽的和是9厘米,所以,围法有多种。 让学生列举出长方形的设计:长和宽分别为1厘米和8厘米、2厘 米和7厘米、3厘米和6厘米……这类开放题在教材中较多,教师 要放手引导学生想出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 针对一道只给出结论的数学题,如何从多个角度去探究这个结 论成立的条件,这称之为条件性开放题。从结论不变入手设计条件 性开放题,教师要基于学生的知识储藏、生活经历,多角度思考使 结论成立的条件,进而开阔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方法更灵活。例 如,试编一道应用题,使这道题的算式是60-30=30(米)。题目 的结论是“60-30=30(米)”引导。学生创设生活情景,联系生活 实际,创编出多道贴近生活的应用题。通过设计这样的条件性开放 题的反复训练,培养了学生对数的运用能力,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用 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针对一道数学题,条件一定,符合条件的结论不唯一,称为结 论性开放题。学生具备了数学某一方面的系统知识后,要检查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