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易上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河北省保定市易上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近代中国从天圆地方“天下”进入地球“天下”以来,传入了西方“人性
河北省保定市易上乡中学学年高一语文月考 2021-2022 试卷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353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代中国从天圆地方“天下”进入地球“天下”以来,传入了西方“人性恶”的人类 哲学思想,以及与之相匹配的遏制“性恶”的国家行政观念:因为人性本源是恶的,因此 必须配之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国家制度。 这种关于“人性恶”的人类哲学观点,中国其实在春秋战国时代早已有之,代表人物 便是诸子百家之一的荀子。荀子持“人性恶”观点,而同时代的孟子则持“人性善”的观 点。 中国古代历史的各种哲学流派,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按故往历史中国十分惯常思 维的“大是大非”原则来看,人性的善与恶,是两个绝然相反的人类社会哲学元素,荀子 与孟子应被归为两个不同的学说流派。但中国流传至今的传统学术却把两位持泾渭分明哲 学观点的人,同称为“儒家”。不知两位已作古二千多年的大学者会不会在黄土之下跃骨 而起? 仔细想来,把不同哲学流派的学者们归于“一家”的文化现象,也在中国古代历史的 发展情理之中。中国数千年实行的是皇权行政一统论,而与行政一统论相匹配的学术一元 论,也就不得不把为华夏人类思想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各流派人物都归入相同的彀中。在归 入“一家”之后,再予以分门别类,作内部清算,谓之“一家”之内的不同“路线斗 争”,再或逐“师门”,斥之学术叛徙、学术内奸。那个时代的这种学术的历史发展逻 辑,同样与封建社会一统皇权独裁之下的“羁縻”臣僚、清算各派臣僚的行政制度,完全 匹配。但显然,两者本来就不在一个学术流派中,而这正是符合近代以来人们认同的人类 历史“学术多元论”观点的。历史地看,皇朝社会恶劣的一元论阻碍了古代中国社会分科 学说的产生,从而使古旧读书做官的儒学成为通向文化一元论的单行线和独木桥,但人类 思想(包括经济形态)本质的多样性决定了学术的“多元”,何必纳入一家?它实质是泯 灭了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哲学思想的丰富多彩性。 春秋末期,早于荀子孟子一百年的孔子仅谈到了人类哲学“仁”的思想,而荀孟则开 始了人性恶和人性善的争论。众所周知,自后两千多年中国皇朝历史遵循了孔孟之道,而 荀子的“性恶”人类哲学思想早已被皇朝历史自我消弭于无形之中。有当代考古学家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