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教育中的外国历史课程与希腊罗马史

晚清教育中的外国历史课程与希腊罗马史 内容提要:晚清时期,随着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效法西方活动的进行,具有西方特色的新式学校陆续出现。这些新

晚清教育中的外国历史课程与希腊罗马史 内容提要:晚清时期,随着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效法西方活动的进行,具有西方特 色的新式学校陆续出现。这些新式学校大多设置了授课时数不等的外国历史课程,为中国的 传统教育注入了新的内容,使新式学校的学生初步接触了基本的外国历史知识。为适应教学 之需,有关人士和机构编译了多个版本的外国史教科书,其中的希腊罗马史占了相当比重。 2102310 这些普及和传播工作为世纪、年代世界历史在中国的初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晚清学校教育外国历史课程历史教科书希腊罗马史 1 、学校教育中的外国历史课程 晚清学校教育中外国史课程的开设,是与洋务运动的兴起密切相关的。 18621—— 年,洋务派创办了中国第所官办的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次年初,奕訢奏请 “ 新订同文馆学习天文算学章程,增设外国史地等课程。从课程设置看,京师同文馆已具有普 ”1187683“ 通中学的性质。根据年公布的京师同文馆的年制课程表,第年讲各国地理, ”2 读各国史略,翻译选编。可以说,中国学校中以政府行为规定设置外国历史课程就是从 京师同文馆开始的。当时使用的教材《各国史略》,是杨枢和长秀翻译的,它的蓝本是欧美 3 国家的历史教科书。京师同文馆的课程改革,标志着这所近代学校在办学方向和教育体制 1887“ 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到年,御史陈琇莹奏请将明习算学人员归入正途考试量予科甲 ”111888 出身;李鸿章也趁机上《学堂人员请体乡试片》,并获准。年,天津水师学堂和武 备学堂的毕业生参加顺天乡试。这是中国科举史上首次中西学同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外 4 国历史被列入了科举考试的内容,促进了国人对各国历史的学习。 15 传教士主办的不少新式学堂的课程序列也包括外国历史类的课程。美国传教士狄考 18816 文创办的登州文会馆于年改名山东书院,开设《圣经》历史和外国历史课程。登州 2734 文会馆正斋(中学)年级开设万国通鉴。福州英华书院正科、学年开设西国史课程。 84“”10“” 镇江女塾开设的课程包括:第年泰西通俗演义;第年万国通史(古代部分); 101“”“” 93“ 第年万国通鉴和万国通史。福州华南女大附中的课程规定第年开设迈尔 ”10“”611 通史。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也开设过西洋通史课程并规定为学分。 13211 值得注意的是,《万国公报》第卷《推广实学条例》文中附带刊登了张《华文 34 西学等第课程单》,分为初学、中学和高等学个阶段和算学、格致、史学及杂学类课程, 3 其中在初学阶段的史学课程中就有希腊国史、罗马国史和古史探源门有关西方古典学的课 121 程。这说明当时至少已经有人提出过开设希腊罗马史的设想。若果真曾实行过这课程 设置计划的话,这可能是中国教育史上首次开设有关西方古典学的课程。 197090 总之,世纪年代后期到年代中期,基督教会已经把西方史学著作和历史教科 书的编纂思想、内容、方法输入中国,只是由于中国当时的新式学堂为数不多,所以影响不

腾讯文库晚清教育中的外国历史课程与希腊罗马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