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 第4课《洋务运动》学案 华东师大版

第4课 洋务运动 学案(总第7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洋务思潮的兴起 总理衙门的设立 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与新式海军 京师同文馆等

第4课洋务运动学案 (总第7课时)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对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洋务思潮的兴起总理衙门的设立洋 务派兴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与新式海军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选派学 生出国留学等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系统引导学生分析 (1)分析说明: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 (2)归纳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 (1)洋务运动是中国探索近代化道路的实质性起步,它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 (2)洋务运动的目的和内容表明:它对当时中国的政治体制未作根本性的改革,涉及的 内容有限,因而所起的历史作用也必然受限。 【学习重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难点:合理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学习要点】 一、洋务运动的原因★: 内忧外患(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双重打击); 想更好的维护封建制度 二、洋务运动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洋务运动的主力军——洋务派★: 四、 洋务运动的领导机构——总理衙门★: 五、 洋务运动的内容★: 六、 洋务运动的性质:地主阶级掀起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救亡图存运动 七、洋务运动的实质: 八、洋务运动的结果★: 九、洋务运动的影响(评价)★: 积极方面:①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科学技术,发展了一批近代企业。 ②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 ③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消极方面:目的为维护反动统治服务,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封建制度; 结果没有使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学后反思】 1

腾讯文库高三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