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创作中的特技与效果
书法创作中的特技与效果 (一)用墨的特技 古代书法用墨比较单调,比较多的是枯润变化,这与古代只使用墨块磨墨和墨的质量有关。此外,从书法作品传递的媒介看,古代没有像今天的展厅,其作品大多是自娱、或
书法创作中的特技与效果 (一)用墨的特技 古代书法用墨比较单调,比较多的是枯润变化,这与古代只使用墨块磨墨和墨的质量有 关。此外,从书法作品传递的媒介看,古代没有像今天的展厅,其作品大多是自娱、或赠送, 没有像如今展厅洋洋大观精华汇萃的作品展。这些,都影响了书法在墨的运用上的艺术的追 求。当代书法艺术领域开阔了,加之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条件,使墨的运用在艺术试验 实践中成为可能也成为必然。 a)浓淡墨的运用技巧 书条作品中的枯润、飞白等变化,如采用浓淡墨进行处理,有着奇异的艺术效果,而作 品内容的意蕴也会得到拓展。 浓淡墨,就是利用水和墨不同的比例、利用水与墨在宣纸上聚散速度、着色度不同,使 用一个笔划中或一个字一幅作品中出现过渡自然、浓淡相间的墨意。 浓淡墨的运用,关键在于蘸墨,其次在控制水量,三是及时进行吸墨吸水处理。蘸墨有 二法。一是蘸水,后蘸墨,具体做法是让笔在笔洗中大至洗净,撇至五成湿,然后让笔锋一 侧蘸墨,马上进行书写;二是先用笔蘸墨,然后快束蘸水,即刻书写。这种用墨法极象国画 中浓淡墨的运用,所不同的是国画可以复笔,而书法绝不能复笔,必须是一挥而就,再就是 运笔速度比较快,不容犹疑和迟滞。写时还须用旧宣纸和废宣纸及时吸干,以免出现“墨猪”。 如果是书写大幅字,笔划粗大,可用小笔沾墨抹上大笔上,使水墨相间的层次更多。 浓淡墨的运用,不仅增加了少字书法作品中字的艺术感染力,在条幅中运用,效果也很 突出。比如,我在创作大中堂条幅《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使用浓淡墨,其中“碧空尽” 三字不仅让其有大片飞白和留空,而且这三个字皆用极淡的墨,在展览中深受观赏者喜爱。 我的另一幅作品《虚融淡泊》亦使用了浓淡墨,让大量的水将墨推至笔划与笔划间沉积,较 成功地突出了书法内容中超脱飘逸的情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