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考研基础知识(第十三讲)
金融考研基础知识(第十三讲) 第13讲 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的口径划分 货币供给的调控机制 货币供给的两个理论问题 一、货币供给的口径划分 (一)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 1.货币供给,是指一定
金融考研基础知识(第十三讲) 第13讲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的口径划分 货币供给的调控机制 货币供给的两个理论问题 一、货币供给的口径划分 (一)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 1.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 币的行为 2.货币供给量,通过货币供给形成一定的货币存量,主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构成 (二)货币供给层次划分的依据和意义 1.依据:流动性 2.意义: (1)有利于宏观经济运行的监测与调控 (2)有利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四)IMF对货币层次的划分 IMF划分货币层次的口径有三个:通货、货币和准货币 1.通货。 2.“货币”等于存款货币银行以外的通货加私人部门的活期存款之和; 3.“准货币”相当于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与外币存款之和 (五)我国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 1.M0=流通中现金 2.M1=M0+活期存款(狭义货币) 3.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广义货币) 4.M2-M1=准货币 二、货币供给的调控机制 (一)货币供给的过程 1.货币供给形成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 2.中央银行发行现金,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 3.供给货币需要三个条件 (1)银行系统提供完全的信用货币流通 (2)货币是国家纸币 (3)实行比例存款准备金制度与非现金结算方式 4.货币形成主要的两个环节:由中央银行策源的货币供给;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 (二)货币供给的间接调控机制 1.公开市场业务与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通过购买或出售有价证券,或是增减流通中现金,或是增减商业银行的准 备金,其结果都是基础货币的增加或减少 基础货币的变化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变化 2.再贴现政策与货币供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