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第1课时 饱和溶液教案
课题2 溶解度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在上一课题中,已从定性的角度研究了溶质放到溶剂中时的一些情况,但是不是
2 课题 溶解度 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 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在上一课题中,已从定性的角度研究了溶质放 到溶剂中时的一些情况,但是不是所有物质都能溶解于水呢?在一定量水中是不是能大量溶 解某一物质呢?本课题就要研究物质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限度问题。 本课题分为饱和溶液和溶解度两部分。以学生亲身参与的两个“活动与探究”和两个“讨 论”为线索,组织教学过程。第一个活动后通过讨论引入溶解度概念,再以一个活动巩固和 应用溶解度概念,最后通过讨论又引出气体溶解度的概念. 1 第课时 饱和溶液 知识与技能 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了解结晶现象。 过程与方法 初步培养活动与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画出实验简图)→动 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 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逐步培养学生由具体到一般的认识事 物过程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重点 1.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 2。分析溶液的饱和、不饱和与溶液浓、稀的关系。 难点 利用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准备器材:烧杯2个(各装20 mL水)、玻璃棒1根、NaC l、KNO、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火柴、量筒、胶头滴管。 3 一、新课导入 有人问过爱因斯坦:能否发明一种溶剂可以溶解任何物质?爱因斯坦回答说:朋友,那 你把这种溶剂存放在什么地方呢?由此可见,并不存在能溶解任何物质的溶剂。一般的溶剂 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师:我们知道食盐易溶于水而形成溶液,但在一杯水里能否无限地溶解食盐呢? 下面我们就以氯化钠和硝酸钾为例探讨这个问题. [投影]活动与探究 A.取装有20 mL水的烧杯。 操作 加入5 g的氯化钠,搅拌 再加5 g氯化钠,搅拌 再加5 mL水,搅拌 部分未溶解的氯化钠又溶 现象 全部溶解 部分不溶解 解 5g氯化钠能溶解在20 10 g氯化钠不能全部溶解 再加5 mL水可以把未溶 结论 mL的水中 在20 mL的水中 解的全部溶解 氯化钠不能无限制地溶解 分析 在一定量的水中 B.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 操作 现象 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