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西部石墨矿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

胶东西部石墨矿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主题词:石墨矿;地质特征;资源量预测;胶东西部摘要:胶东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石墨矿勘查开发基地,已开发利用多年。本区石墨矿属沉积变质成因,分布于荆山群地层中,受构造控制

胶东西部石墨矿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 主题词:石墨矿;地质特征;资源量预测;胶东西部 摘要:胶东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石墨矿勘查开发基地,已开发利用多年。本区石墨矿属沉 积变质成因,分布于荆山群地层中,受构造控制明显。总结区内石墨矿床特征,结合区域地 质、物探特征及已知矿区石墨矿规律,对本区石墨进行了分带、分区,采用趋势外推法和类 3344632 比法对石墨矿资源预测,预测区内可新增?类石墨矿物量万吨,显示有良好的勘 查开发前景。 石墨矿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应用广泛。胶东西部石墨矿区是我国晶质石墨矿矿床重要产 区之一,石墨矿品质好,资源储量大,成矿前景好。本区石墨矿工作程度相对较高,勘查开 1 发已多年,石墨产量居全国第一[],各主要矿体均已作了详查或勘探工作,并形成了数 个大中型的开采矿山。为进一步查清本区石墨矿成矿规律、分布范围,了解资源总量,采用 3344632 趋势外推法和类比法预测该区石墨矿资源量,预测可新增?类石墨矿物量万吨, 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①。 1 区域地质 研究区位于华北板块,胶北地块之内的胶北隆起与胶莱坳陷两个Ⅲ级构造单元的衔接部位 280 的西部[]。区内以古元古代变质地层为主,可占总面积的%以上;构造以纵横交错的 表层次的脆性断裂为主,褶皱构造是变质地层的主要表现形式,少量浅层次的韧性剪切带常 出现在不同地质体交接部位;区内北部有少量中生代燕山期侵入岩和脉岩分布,东部边缘见 少量中太古代表壳岩残留和中生古代花岗岩系列及零星分布的基性、超基性岩体;区内矿产 1 以建材类为主,其中尤以晶质石墨矿独占优势。(图)。 2 石墨矿特征 2.1 石墨矿成因 研究区处于粉子山群地层热背斜核心环境,分布其中的荆山群地层在中压相系角闪麻粒岩相 的高变质作用下,原岩中的碳质成为晶质石墨,之后,经历了混合岩化作用,区域变质阶段 后使石墨鳞片加大、矿石富化,形成片大质优的石墨矿,可归结为基底型区域变质作用形成 3 的变质沉积晶质石墨矿床[],石墨矿的形成,与区域变质作用关系十分密切,变质程度 越高越易形成石墨矿,呈正相关。辟如在胶东北部莱州,东部栖霞、福山-带大面积分布着 粉子山群地层,其中也有富含石墨的巨屯组,但因其变质作用只达角闪岩相或高角闪岩相, 只形成了隐晶质石墨。 2.2 赋矿地层特征 含矿地层荆山群是在胶东群固结成岩之后,相对稳定的准地槽上所形成的以含铝富碳碎屑- 碳酸盐为主夹少量火山物质的类似盖层性质的沉积,在沉积过程中,从早期到晚期都有富碳 的夹层形成,而且到晚期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徐村碳质(石墨)岩系段。这些碳质来源于有 δ13CPDB2 机碳,如南墅石墨矿各种矿石类型中的石墨的值(图),同南墅大理岩以 δ13CPDB 及其它地区石灰岩的值相比较,存在极明显的差异,说明碳质来源非属同源, δ13CPDB 南墅石墨矿石的碳同位素的变化范围与煤、原油、现代有机质沉积物的有机 δ13CPDB 碳的值相当,因此认定,石墨矿石中的碳来自有机质,应是原始沉积中的低 等生物碎屑。 工业矿体的产出只限于荆山群陡崖组徐村石墨岩系段一个层位。该段地层在区内发育,单层 170270m 厚度多在-,矿体的出露数量和规模与含矿层位的厚度为正相关。矿体和含矿层位 出露的频率与褶皱的紧闭程度也成正相关,褶皱决定着矿体的形态与产状,改变着石墨矿分 布格局。 2.3 矿体特征

腾讯文库胶东西部石墨矿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