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四川省泸县四中高2023届高三上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 条

四川省泸县四中高2023届高三上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题,共分,共页。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2215010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 条形码区 1. 域内。 2 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 案无 . 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分) (36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小题,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391-3 古诗词的魅力 古诗词篇幅短小而魅力无穷,正如钱镣书先生所说:“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 过二 三分钟。”然而,篇幅不长,字数不多的古诗词,却曾备受读者钟爱,被读者视之如同 珍宝。 林语堂说过,有一个漫长的年代“中国诗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意谓那时候笃信 基督 教或天主教的西方人依靠宗教信仰帮助自己去恶从善,而中国人则依靠诗歌教化帮助自 己去恶从 善。 西方人主张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进入神圣的状态,而中国人竭力追求的却是诗意的生活。 在中 国人的人生理想中,诗意的人生比庸俗的、铜臭的人生,甚至比遁入空门的人生更加高 尚。 西方人从小背诵圣经,中国人则从小背诵唐诗。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诗教确实曾经 类似 宗教,或者说具有宗教般的力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诗歌的教化作用通常不 必借助强制 的力量来实现,人们大教情不自禁地被诗歌的魅力吸引,自觉去运用记诵的诗句 来指导自己方方 面面的生活。 古诗词的魅力主要源自其精辟的内容,它实际上成了历朝历代许许多多具有高超智慧的 人体 察到的人生哲理。老一辈人读古诗词,首先会被作品开诚相见的态度吸引,他们读着“生 年不满百, 常怀千岁忧”(《古诗十九首》),“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以及“劝君 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阳头曲》)等等,对这些内心的剖白, 总是反复咀嚼,长 久难忘,他们被作者的真情实感打动,如同听到知心朋友说话,即使对方 彻底长谈依然听得津津 有味。 大量优秀的古诗词作品不但跟人们推心置腹地说话,而且拥有高超的艺术技巧,善于凭 翰为 吴郡人,秋风吹起时想到家乡的熊羹豌绘,辞官归去。③古代神话传说,天河与海相通, 每年八月 有浮槎来往。客星犯牵牛时,就是有人乘槎至天河。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分) 14.(3 垂虹亭下江流不息,今古多少风云变化,“销磨”二字蕴含物是人非的深沉感慨。 A.

腾讯文库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