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整理诗经当中的教化思想论述

孔子在整理诗经当中的教化思想论述【摘要】孔子的教化思想主要包括“以礼教化”、“以德教化”和“自律教化”。孔子和《诗经》是这一时代文学的重要符号。《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赋予了我国文化的源头的

孔子在整理诗经当中的教化思想论述 【摘要】 孔子的教化思想主要包括“以礼教化”、“以德教化”和“自律教化”。 孔子和《诗经》是这一时代文学的重要符号。《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 集,赋予了我国文化的源头的美誉。孔子对《诗经》独有研究,许多思想都从《诗 经》中研究和推敲出来,通过对《诗经》的解读,加上其自身的想法,才演变出 这些教化思想。时至今日,孔子的教化思想仍然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它不 仅能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宝贵的、丰富的文化资源,更能给我们发展和建成 真正的现代社会予极大启发。 【关键词】 礼德 中庸 教化 儒家 诗经 所谓教化,指的是某一群人或某个人用自己的思想或自己承认的思想,通过 一定的方式,来教育和感化其他人,力求自己的或自己承认的这种思想普及化, 并被社会所接受,同时在这种思想作用下形成一定实践效果的过程。这种被用来 教育、感化他人的思想有可能为统治者统治人民服务,也有可能被思想家们用来 为自己传播自己的思想服务,还有可能为解决社会问题而服务,或几者兼而有之 等等。就孔子的教化思想而言,是以春秋战国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为背景的,是直 接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大众的,在实践中虽未取得理想中的效果,但也对社 会产生过极大影响,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种思想至今仍 然闪烁着光辉,具有不容被国人所忽视的现实意义。 一、以礼教化 “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它与“仁”共同构成了孔子思想体系的主干。 在孔子思想中,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孔子非常重视“礼”,他曾这样形容礼的重 要性:“礼者,政之本也。”正因为“礼”如此重要,所以孔子主张用“礼”来 教化人民。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共有305篇诗歌,故又称“诗三百”, 它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之一,是古代童蒙必读必背之书。古人十分重视 诗歌的教化作用,把用诗歌来教育感化百姓称之为“诗教”,“诗教”能起“正 风俗”的作用,让人变得文明礼貌温柔敦厚。《礼记 经解》中记载:“孔子曰: 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温柔敦厚,《诗》教也。”《论语 阳货》中记载 了孔子一段论述诗歌作用的著名言论:“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 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再 如《秦风·无衣》中教育群臣民,号召臣民同仇敌忾的“群”。孔子所谓的“诗 三百,一言蔽之,思无邪”的论述,即无邪就是要合理。礼即理,就是在儒家道 德规范,儒家思想文化原则下,诗歌观念取向和诗歌创作的原则,就是要体现仁 的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 宋代大教育家朱熹在《诗经传序》中把《诗经》的教化作用解释的更为清楚 明白:“然则其《诗经》以教者何也?曰:诗者,人心之感物而形于言之余也。 心之所感有邪正,故言之所形有是非。惟圣人在上,则其所感无不正,而其言皆 足以为教。其或所感之杂,而所发不能无可择者,则上之人必思所以自反,而因 有以劝惩之,是所以为教也。昔周盛时,上自郊亩朝廷,而下达于乡党闾巷,其 1

腾讯文库孔子在整理诗经当中的教化思想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