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市第七十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吉林省长春市市第七十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共6分)干栏居干栏居是一种将房屋用桩柱架离地面的宫室形式。《新唐书?南平獠
吉林省长春市市第七十中学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2022 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353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共6分) 干栏居 干栏居是一种将房屋用桩柱架离地面的宫室形式。《新唐书?南平獠传》称: “山有毒草、沙风、蚣蛇,人楼居,梯而上,名曰‘干栏’”。《说文》中的“泽 中守草楼”它应是干栏形式、与其认为干栏居是巢居的演化,倒不如说干栏居就是 巢居的一种较高级形式,并且与楼阁的起源有着密切关系。 干栏居以下部架空的桩柱或“干栏”得名,但与上部房屋的结构形制并无确定 关系,故就整座建筑而言,干栏居并不能算作一种结构类型。浙江余姚河姆渡,在 距今约7000年前的第四期原始聚落遗址上,发现了现知最早的干栏居遗址。 河姆渡干栏居的“长屋”,是长江流域史前的一种特殊的家族聚居形式,即以 家族长辈的房子为中心,左右毗连的小辈房子“一”字形延伸开来。 干栏居也可建于水面上,如湖北蕲春毛家嘴遗址(相当于西周),是在水塘上 立桩架屋的。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结构构件结合部位,是一种榫卯的结点构造。这种榫卯构 造在蕲春毛家嘴干栏居遗址中用得更为娴熟,榫卯就迄今掌握的材料看,最早发现 于河姆渡的干栏居遗构中。 干栏居及其长屋,广泛地存在于我国南方以及东南亚等古代稻作文化圈中,并 一直延用到近世,从河姆渡遗址中的榫卯构造可以推定,中国古代木构宫室产生的 主要源头之一,是在长江流域。这里的宫室建筑以先进的榫卯构造方式,取代了原 始的绑扎构造。 1/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