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存与发展的角度关注文化建设文化战略论文

从生存与发展的角度关注文化建设_文化战略论文 有 科学 家预言,在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者是自我,是文化身份的确立。在 经济 全球化的进程中,文化恰恰需要民族化和地方化,因为只有文化是民族品格的

从生存与发展的角度关注文化建设_文化战略论文 有科学 家预言,在21 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者是自我,是文化身份的确立。在 经济 全球化的 进程中,文化恰恰需要民族化和地方化,因为只有文化是民族品格的象征。所 以在21世纪,文化不仅仅意味着策略和战略,文化更意味着生存与 发展 。 山东 历史 上曾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心之一,渊源深厚。在社会主义 现代 化 进程中,特别是 “六五”至“九五”期间,山东的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与繁 荣,民众物质生活水准得到显著提升。但与经济相此,文化建设相对滞后,表 现在文化设施的陈旧或不健全,对人文社会科学重视不足,城市建设缺乏人文 关照,民众文化生活质量有待提高等诸方面。鉴于此,我认为尤其应加大文化 建设的力度,政府只有从宏观决策的角度,真正在思想上将文化建设提到人民 生活的高度上来认识,才能指导我们具体规划、设计并全面实现“大而强、富 而美”的新山东形象,撰写新世纪山东文化建设的新篇章。 一、关怀传统文 化,培养青少年的文化素养 文化,是指人类一切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的总和。所以谈到文化,就必然涉及 到传统。事实上,文化的“传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它是在时空中延续 和变异的,它存活于现实发展之中,连接着过去,包蕴着未来。正因为传统是 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所以它自身就蕴含着微妙的创造,应提倡传统与创新相 结合。文化人类学者经常把传统中有创造力和更新力的基因视为“种子”,他 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现存的繁杂的生活现象中剥离出这粒种子。我们理解的文化 建设就应该是培植这粒种子的工作,使文化在一种合乎自身发展 规律 的状态 下去 自然 延伸。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我们就不难理解传统文化在现代 生活和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笔者以为,要关怀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 教育 ,必须从青少年开始,在青少年的全面教育中自始至终地渗透传统文化的精 髓。因为文化涉及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方方面面,会影响一代人的价值观 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等等,所以传统文化也必须在教育的广度上贯穿始 终。笔者认为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的最首要也是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在大学、 中学、小学开设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我们目前对于这类课程的理解还限定在 概念教学的范畴,将传统文化枝干分离,抽其根,剥其花,去其果。这势必导 致教育内容的枯燥,也必定会影响教育行为实施的效果。而且从教育的目的上 来说,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曲解,传统文化并不仅仅限定于文字性的经典 文献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我们往往忽略了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的教育。在物质文化 中,诸如民俗节令、城市营造、工艺造物等,传统文化的形象似乎更加血肉丰 满,深人浅出,也更有亲和力。只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结合,才能够传达出传 统文化的原生态色彩和本质特征。以美术教学为例,建议各级教育实施部门不 仅仅教授西方的素描、色彩课,特别要注重增加对传统绘画、书法 艺术 的临 摹和欣赏。建议围绕传统文化更多地开展一些动态教学活动,比如参观文化艺 术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围绕着它们增加一些手工劳作课 程,真正动手触摸甚至体验传统生产、生活劳作方式和过程。亲自动手捏泥 玩、编织结、剪剪纸、印年画、纺线织布,将传统文化还原到它的生存状态, 让现代的孩子自已接近它体验它,在没有任何先验导引下自然而然地去感受中 华民族传统手工艺之美和技艺的智慧。如果说这是一种美的教育,那就是在培 养青少年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综合审美体验能力,这才是对美的真正的理解,同 时也是对传统的真正的领悟。在这样动态的传统教育活动中,将不仅仅涉及到 知识的传播,而是把传统文化自然地通过教育的形式传承下来。文化素养的培

腾讯文库从生存与发展的角度关注文化建设文化战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