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春风》教案
《沂水春风》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居、如、方、作、撰、伤、与在文中的含义。掌握《论语》中状态形容词的两种类型:叠音词和带形容词词尾的。 2、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 3、感受孔子的教学风
《沂水春风》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居、如、方、作、撰、伤、与在文中的含义。掌握《论语》 中状态形容词的两种类型:叠音词和带形容词词尾的。 2、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 3、感受孔子的教学风格以及师生间平等和谐的气氛。 【教学难点】 1、从孔子对三人言志的态度,分析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 2、孔子为何要"与点"?(鼓励学生查找资料,发表不同见解,深入了 解孔子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文本,掌握重点文言知识 1、诵读感知,用原文语句回答: (1)文中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分别是什么? (2)孔子是怎样看待他们的志向的? 【补充材料】 "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 "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 "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 (《论语·公冶长》) 2、质疑解答,归纳状态形容词。(课后练习) (1)"率尔"的"尔"何意?找出文中和它用法一致的词。 (2)请同学们归纳已学过的有关形容词词尾的例句。 (3)《论语》中重视用形容词描摹情状,除了这种带形容词词尾结构 的,还有的则是叠音词,如"文质彬彬","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