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拓展模块《过秦论》word学案
《过秦论》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时代背景。2.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准句读。3.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结构。4.研读文章第一段,积累文言知识。【知识导学】1.解题本文是史论。“过秦”
《过秦论》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时代背景。 2.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准句读。 3.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结构。 4.研读文章第一段,积累文言知识。 【知识导学】 1.解题 本文是史论。“过秦”意思是 ,“过”是 。“论” ,重在阐 明自己的意见,“过秦论”意为 。这是贾谊最著名的作品, 分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总论天下形势,指出秦灭亡的原因,提出中心 论点,主要论述秦始皇的政治过失。中篇剖析秦统一天下后没有正确的政策,秦 二世没有能够改正秦始皇的错误政策,主要指责秦二世的过失。下篇秦在危迫的 情况下,秦子婴没有救亡扶倾的才力,主要指责秦子婴的过失。 2.作者介绍 贾谊(前200—前168),世称 ,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 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仅活了33岁。 贾谊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能洞察隐微,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能抓住当 前社会主要问题、预见未来隐患,作出精辟分析,提出有效对策。在思想上,以 儒家思想为主,主张国家应以民为本,施行仁政,重视礼乐,严明等级;同时也 杂有法家运用法术势,力主中央集权,削弱诸侯权势和道家的貌似旷达实为消极 等思想。这些反映到他的政治主张上是积极进步,富有进取精神的。 他的政论散文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他的 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 贾生列传》。 贾谊生活的西汉初期,由于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 所以贾谊认为推行“仁政”可以“安民”,他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过秦论》 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鲁迅曾 称赞本文为“西汉鸿文”。 3.时代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繁,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 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 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 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 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 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 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 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 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基础演练】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