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与山东民俗的关系_3
齐鲁文化与山东民俗的关系 民俗包括饮食习俗、服饰习俗、语言习俗、居住习俗、人生仪礼习俗、社会交际习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工艺、民间信仰习俗等。民俗作为民众的生活文化,更受地域所决定。俗话说
感谢您的下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齐鲁文化与山东民俗的关系 民俗包括饮食习俗、服饰习俗、语言习俗、居住习俗、人生仪礼 习俗、社会交际习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工艺、民间信仰习 俗等。民俗作为民众的生活文化,更受地域所决定。俗话说,三里不 同风,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千里不 同俗。齐鲁文化正是以丰富多彩的山东民俗文化为支撑的,比如各地 方言、饮食、服饰等就是这种多样化的最直观的展示。山东老百姓的 家常便饭常常离不开大葱,但吃法却不一样。胶济线以南、津浦线以 东、胶来河以西习惯吃煎饼卷大葱,鲁西北、鲁西南习惯吃饼子窝窝 头,整个山东几乎都喜欢大饼卷大葱,那叫“大葱蘸酱,越吃越壮”; 喜欢白菜炖豆腐,所谓“白菜豆腐保平安”。要改善生活怎么办。那 就是烙大饼、卷大葱。民间甚至认为皇宫和上层社会也喜欢大饼卷大 葱。鲁西南有一出传统戏中就唱到:听说那老包要出京,忙坏了娘娘 东西宫,东宫娘娘烙 大饼,西宫娘娘卷大葱。 山东各地的语言,在外界看来,主要是以山东快书为代表的济 南周边方言和以侯宝林相声中学说的胶东话、倪萍在中央电视台春节 晚会节目中表演的“天气预报”为代表的胶东方言最有代表性。其实, 山东各地的语言习惯可以用“五花八门”这个成语来形容。大家如果 到山东各地走一走,听一听山东各地方言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 1 13 第页共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