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24课《古希腊的石头》

《古希腊的石头》教学过程三、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标记疑惑之处,借助注释,正音正字,初知文意。2.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课文通过游览古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拉奥雷斯·帕果斯山上的雕像

《古希腊的石头》 教学过程 三、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标记疑惑之处,借助注释,正音正字,初知文意。 2.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课文通过游览古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拉奥雷斯·帕果斯山上的雕像, 以及迈锡尼遗址和海神庙,通过对古希腊“石头”的描写,阐释了自己对古代历 史遗迹的思考以及对古代文物保护的态度和方法。 四、研读讨论 1.作者为什么喜欢“古希腊的石头”? 在作者眼中,“石头”是文化的使者,“石头”(雕塑)反映了古希 明确: 腊的文明,(用课本上的画线部分解释: 或者说让冯骥才找到了“逼真地进入希 腊历史的秘密”,它们从历史深处走来,与现代人交谈,现代人得以与这个地方 “神交”,可以触摸到真实的历史。) 2.从课文来看,作者真正关注的是什么? 作者当然不会简单的一门心思的沉醉在对外族文明的欣赏中,他更加 明确: 关注的是古希腊文明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更关心的是民族文化和 世界文化的融合和并存。 所以,站在雅典卫城上,冯骥才有了惊奇的发现,有了 对古希腊神像与中国佛像的简单的比较与联想,比较的结果让人对世界文明的未 来和发展充满了信心。这是冯骥才在“古希腊石头”上最为温馨的遐想。 3.怎样理解“时间隧道就在希腊人的石头中间”这句话? 古希腊的石头是古希腊历史的见证,所展现出来的是人类文明演进的 明确: 脚步,站在他们中间就如同站在时光隧道中,可以发现人类历史的过程。 4.应如何看待希腊人对历史文物的保护措施? 他们对于历史的严谨的保护态度令人感动,这是一种高度的对历史对 明确: 后人负责的态度。我们应该学习他们这样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这也正是作者所说 的“高层次的文明”。 5.为什么要致力于文化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

腾讯文库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24课《古希腊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