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24年5月高三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4年5月高三月考语 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信息填写清楚、准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粘贴处。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
2024年5月高三月考 语文 150150 考试时间分钟,满分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信息填写清楚、准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粘贴处。 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 刮纸刀。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 材料一 ①游侠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它产生于民间,兴于先秦两汉。司马迁的《史记·游侠列 传》中说:“今游侠,其行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 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游侠形象出现在文人诗歌中, 始于汉魏乐府。郭茂倩《乐府诗集》卷66在《结客少年行》的题解中说:“《后汉书》曰:‘祭遵 尝为吏部所侵,结客杀人。’曹植《结客篇》:‘结客少年场,报洛北邙。’《乐府题解》曰:‘《结 客少年场行》,言轻生重义,慷慨以立功名也。’……按结客少年行,言少年结任使之客。为游乐 之场,终而无成。故作此曲也。”自汉魏至隋,以游侠为题材的诗歌,虽有所出现,但数量有限, 未成规模。到唐初,经卢照邻、骆宾王、杨炯等人的推进,大有发展,至盛唐蔚然成风。据《开元 天宝遗事》载:“长安侠少,每至春时结党联朋,各置矮马,饰以鞯金络,并绕以花树下往来,使 仆人执酒而随之,遇好囿则驻马而饮。”王维的《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的诗句,是这一状况的最好明证。 ②游侠诗在盛唐达到高峰有其特定的原因,经济的繁荣、政治的稳定、政府制度上的鼓励以及 建功立业的社会氛围是游侠诗产生的前提和文化背景。游侠的形象从表面上看似乎带有道家的“独 往高蹈”“狂放不羁”的出世风格,实质上,这种道家风格的背后是儒家积极入世、建立功业的渴 望。可谓信誓旦旦,铮铮铁骨。“麒麟锦带佩吴钧,飒沓青骊跃紫骝。拔剑已断天骄臂,归鞍共饮 月支头”(王维《燕支行》),未至战场即已想象功业在怀。“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燕 歌行》)的高适,性格落拓,不拘小节,他以“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燕歌行》)的 气概,“万里不惜死”,以便“一朝得成功”(《塞下曲》)。杜甫称之为“高生跨鞍马,有似幽 并儿”(《送高三十五书记》)。驰骋沙场,建功立业,一往无前,豪迈英勇,盛唐诗人昂扬奋发 的精神斗志和刚强劲健的精神内核彰显无遗!这与初唐的哀怨牢骚、中唐的迷茫彷徨以及晚唐的低 沉凄迷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我们认识盛唐诗人文化人格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盛唐气象下游 侠精神的生动体现。 ③在追求建功立业的同时,盛唐游侠诗中所表现的狂放不羁的个性以及对独立人格和自由的热 烈追求则是盛唐气象的诗人人格的另一个方面。如岑参“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凉 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王昌龄“结交期一剑,留意赠千金”(《少年行》),很是放荡不羁。 就连人们一向认为,寒酸穷儒模样的杜甫,也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并且 还有“白刃雠不义,黄金倾有无。杀人红尘里,报答在斯须”(《遣怀》)的铮铮豪言。狂放不羁, 气势磅礴,风格浑厚,所以后人评价盛唐诗歌总是说“盛唐气象”。 ④要之,游侠诗所彰显的盛唐诗人的昂扬奋发的精神斗志,刚强劲健的精神内核、狂放不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