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规程编制规范

概况编制依据一、《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批准的采区设计; 批准的采煤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四、批准的生产接替计划; 五、其它依据。 第二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一、工作面的位置

第一章  概况 第一节 编制依据 一、《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二、 批准的采区设计; 三、 批准的采煤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四、批准的生产接替计划; 五、其它依据。 第二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一、工作面的位置:描述采煤工作面所处的水平、采区、标高(最高、最低)、 以及在采区中的具体位置、相邻关系。 二、 地面相对位置:描述工作面及周边在地面的相对位置、地面标高(最高、最 低)。 三、 回采对地面的影响:描述工作面的回采对地面设施可能造成的影响,包括地 面塌陷区范围、塌陷程度预计,以及对地面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影响程度。 四、描述工作面相邻的采动情况及影响范围。 第三节 工作面参数及煤层情况 一、采煤工作面几何尺寸:走向长度、倾斜长度、工作面煤层倾角、面积(斜面 积)。 二、 煤层厚度:描述工作面范围内煤层最大、最小、平均厚度及其变化情况。 三、 煤层产状:描述工作面范围内煤层走向、倾向、倾角及其变化情况。 四、 f 描述煤层稳定性、结构(夹矸)、层理、节理、硬度()等情况,以及对 回采的影响。 五、对煤种、煤质进行描述。 第四节 煤层顶底板 一、 煤层顶板(伪顶、直接顶、老顶):描述煤层顶板岩石性质、层理、节理、 厚度、强度(硬度)、顶板分类等情况及其变化情况。缓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顶 MT554-1996 底板分类()。 二、 煤层底板(直接底、老底):描述煤层底板岩石性质、层理、节理、厚度、 底板分类、底板比压等情况及其变化情况。 三、 8 绘制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能够反映出直接底、基本底以及不低于倍采 高的煤层顶板的岩性、厚度、间距等。附图:工作面综合柱状图。 第五节 地质构造 一、 断层:叙述对工作面回采有影响的断层产状(三要素)、在工作面中的具体 位置及其对回采的影响程度。 二、 褶曲:叙述对工作面回采有影响的褶曲名称、基本特征、两翼产状、在工作

腾讯文库作业规程编制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