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评价方案
小学教学评价方案一、评价的目的意义促进党的教育方针的真正落实,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调整教育教学各因素、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和权重,控制教育教学和 课内外活动向最优化、素质教育化方向发展。激励学校、教师
小学教学评价方案 一、评价的目的意义 (1) 促进党的教育方针的真正落实,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 调整教育教学各因素、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和权重,控制教育教学和 课内外活动向最优化、素质教育化方向发展。 (3) 激励学校、教师、学生积极进取,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4) 对学校、教师的工作状态和成效以及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成效进行 有效的监控管理。二、评价的基本原则 1. 坚持全面评价与特长评价结合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多种素 质 进行全面评价,同时突出对其有益的个性心理和特殊才能素质进行评价。 2. 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的原则 在对结果评价的同时,加强对教学常规的建立与管理,教研活动的开 展 与实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益与效果,对单元教学效率与效果的评 价。 3. 坚持整体评价与抽样评价结合的原则 在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坚持定期整体评价的同时,适时采用不定期分项 抽 样评价,加强对教育教学状况和效果的宏观监控和微观管理。 4. 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的原则 以定性的“等级”和“评语”评价为主,以定量的“百分数”和“百 分 率”为辅,使评价尽量科学合理。评价的基本程序 1. 分级评价 学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评价。 2. 先过程评价,后阶段评价 过程评价采取随机抽样或等距抽样的办法进行不定期评价。阶段评价 于 学年末和学期末组织进行。权重分别为和。 0.40.6 学校坚持对教学过程和单元、学期教学质量进行系统评价。 四、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