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说课稿

诵读品味赏析 领悟古诗情韵 ——《木兰诗》第二课时说课稿说教材【教材分析】《木兰诗》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的一首乐府民歌。本单元的文章以爱祖国为主题,选编了

诵读品味赏析领悟古诗情韵 —— 《木兰诗》第二课时说课稿 一、 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木兰诗》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的一首乐府民歌。本单元的文章 以爱祖国为主题,选编了五篇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从各个角度表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 人民热爱祖国、发奋图强的美好情操。一样的情感,不一样的表达,但都富有动人心弦的力 量。 其中《木兰诗》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第一首长篇叙事诗,阅读学习这篇文章,为今后赏析 古代叙事诗打下坚实基础。本文记叙了木兰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 事,充满传奇色彩。塑造了一个勤劳善良又坚强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 效祖国,不慕高官厚禄热爱和平生活的人物形象。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了上册以及本册第一单元古诗文的学习,同时,又通过第一课时的自主预习, 已能读准字音,疏通大意,文言词汇得到积累和丰富。因此,这一课时要加强文章的诵读, 以培养语感,感受人物形象,品味精彩语言。 同时,作为一个鲜活生动的案例,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针对当前普遍 存在的青少年责任感缺失的现象,通过木兰为家分忧、为国担责的事迹,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和担当意识。 综合以上特点,我给本课设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古诗内容,领会古诗情致 品味曲折情节,深刻感受意蕴 过程与方法目标:深情朗读课文,感受诗歌情韵 赏析精彩语言,认识木兰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品读人物形象,领会爱国之情,增强责任意识 三维目标层层深入,互相渗透,三维一体,以知识为载体,以过程与方法为桥梁,把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贯穿始终.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人物形象,领会爱国之情 难点:赏析精彩语言,感受古诗意蕴 新课标指出:“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爱国、爱家的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我把“理解人物形象,领会爱国之情,增强担当意 识”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新课标又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本诗语言优美, 全得力于综合运用多种修辞,其中互文、顶针这些修辞手法不为学生所熟悉,所以,我把“赏 析精彩语言,感受古诗意蕴”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 说教法 朗读教学法、讨论点拨法、品读鉴赏法、迁移拓展法 教法是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的,教师通过指导朗读营造良好的氛围, 通过品读鉴赏突出重点,通过讨论点拨突破难点,最后通过迁移拓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腾讯文库木兰诗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