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听评课记录
《植树问题》听评课记录 植树问题是一种情况较为复杂的问题解决,这一教学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孙老师执教的这一堂课,主线明朗清晰,目标定
《植树问题》听评课记录 植树问题是一种情况较为复杂的问题解决,这一教学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 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 孙老师执教的这一堂课,主线明朗清晰,目标定位准确,训练扎实有效,主要表 现在: 1 、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植树问题应是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在直线上植树,二是在封闭图形上植树。 直线上植树就有三种不同情况:两端都种、两端都不种、一端种一端不种,老师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实际,选定将两端都种的情况作为一课时教学目标来完 成,定位很准确,关注了学生学习的起点,符合中段儿童的认知规律。如果一节 课将直线上植树的三种情况一起来探究学习,必然会造成知识容量大,学生学得 累,掌握效果不佳的后果。 2.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导入新课,教师从学生熟悉的一只手张开手指,仔细观察引入,然后发现 生活中的间隔。这样引入新课富有生活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课教学 中老师提出问题:大家知道植树节吗?然后课件出示,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问 题来源于生活;在实践应用中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类似于植树问题 这样的现象,使学生再次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在练习设计中,也是通过 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从而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练习设计层次分明,应用意识地培养和思维训练贯穿始终。 本节课练习设计紧扣中心,突出了知识的强化应用。努力让学生利用所学知 识解决类似植树问题的不同题型,有求总长的、有求段数的、有求棵数的。在题 型设计上由易到难,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求街道的路灯数,巧妙地设计 如果两边都安装,结果是多少呢?最后又将植树问题与归一问题揉合于一起,, 这些都较好地体现了思维训练的开放性。 值得商榷的是: 整节课,教师还不能真正的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导至于学生参与自主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