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
浅析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在1963年的《理论与实践》和1968年的《认识与兴趣》中,哈贝马斯开始关注与海德格尔弗莱堡时期的实际生活经验思想相关的生活世界概念,并开始了对海德格尔的批判。1981年
浅析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 在1963年的《理论与实践》和1968年的《认识与兴趣》中,哈贝马斯开始 关注与海德格尔弗莱堡时期的实际生活经验思想相关的生活世界概念,并开始了 对海德格尔的批判。1981年的《交往行为理论》和1985年的《现代性的哲学 话语》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讨论生活世界这个主题,同时对海德格尔的批判也得 到了强化和深化。本文试图以动荡和前理论这两个基本特征和要素为参照点,考 察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与海德格尔的实际生活经验思想之间的一些深刻差 异,辨析前者在理论上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更好地理解生活世界。 一 哈贝马斯对生活世界的形式语用学分析,目的在于通过理论反思获 得生活世界之不变的一般的结构。(参见哈贝马斯,1994年,第165页;2001年, 第18页)它涉及到的不是具有一定历史特征的具体的生活世界,而是一种绝对的 有效性(参见哈贝马斯,2004年b,第350、375页),它所提供的形式主义的道德 理论最终也是普遍主义的。所以,虽然他也使用了Faktizitat(实际性、事 实)和Geltung(有效、规范)这两个词,但是与将后者回溯到前者的海德格尔 相反,他的最终目的在于后者,而理由是:Faktizitat是经验性的,Geltung是普 遍的、先验的。 二 对于哈贝马斯来说,生活世界表现为自我理解力或不可动摇的信念 的储蓄库,它是由一种向来已经知道的文化知识储存组成的(哈贝马斯,1994年, 第171、173页),生活世界当中潜在的资源有一部分进人了交往行为,使得人们 熟悉语境,它们构成了交往实践知识的主干,这是一个由符号构成的世界。(哈贝 马斯,2001年,第82、21页)可见,他所谓的生活世界作为行为主体的共同背景 或视野,实质上是一个观念的储存库,意指神秘的知识共同性。在这个意义上 它乃是一个观念的世界,本质上是由知识构成的。如果说在作为背景的生活世界 与作为信念储存库的生活世界之间有什么区别的话,那也只不过是隐含的知识与 明确的知识、不严格的知识与严格的知识、不完善的知识与完善的知识、非主 题的知识与主题性的知识、常识与专家知识之间的区别。而且,哈贝马斯所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