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下册(2023年修订)古诗词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执教:王惠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安史之乱”时期杜甫的诗作。2、理解本诗句含义,体会古今部分词义的不同。3、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全诗。教学重难点:借助“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让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执教:王惠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安史之乱”时期杜甫的诗作。 2 、理解本诗句含义,体会古今部分词义的不同。 3 、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 借助“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让学生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 PPT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孩子们,有谁听出来,刚才那首歌是哪首诗?耳朵真灵。这首《春夜喜雨》是谁写的?唐代诗 人杜 甫写的,对于杜甫,你了解多少? (出示杜甫简介)是啊,杜甫是唐代诗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别称:杜工部、杜拾遗、杜少 陵、 1400 杜草堂,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齐名,被尊称为“诗圣”,他一生写了 多 首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所以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这首《春夜喜雨》表达了作者对于这场及时雨的无线喜爱的感情。当时的杜甫,定居在成都的“杜 甫 草堂”,生活基本安定,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 描写春 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可是,你是否知道,在此之前的杜甫,一直过着颠沛流离、担惊受怕的生活,就连去见皇帝的时 候, 都是“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二想不想知道,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二、安史之乱时期的杜甫 想当年,二十来岁的杜甫,也是个一心报效祖国的有志青年,曾参加了科举考试,谁知道,没考 上。 本以为他受到打击,会变得消极,可他在登泰山之后,留下了千古名句《望岳》中的“会当凌 绝顶,一 览众山小什么意思?(一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显得渺小的群山。)落第的抑郁丝 毫不掩豪情。通过 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赞美了泰山的高大巍峨,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 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登山是如此,作诗也如此。这正是 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 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正因为他对于国家的热爱,在第二次科考机会到来的时候,他又雄心壮志地去赶考了。当时, 唐 玄宗在位,十分信任当朝宰相李林甫,而李林甫本人,十分嫉贤妒能,再次落榜的杜甫意识到: 盛唐 已经成为昨日黄花,如今的唐朝,正在一步一步走向衰亡。 当时的唐朝,已经从内部开始腐败:贫富悬殊,贵族官僚过着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生活,普 通 老百姓却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日子。杜甫愤然写下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腾讯文库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下册(2023年修订)古诗词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