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时——导数的应用(3)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 – 1[苏教版]§3.4 第15课时 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 教学目标会进一步把一些实际问题归结为函数的最值问题,并用导数解决,提高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1[苏教版] §3.4第15课时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 教学目标 会进一步把一些实际问题归结为函数的最值问题,并用导数解决,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把实际问题归结为函数的最值问题,(2)求导函数。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的内阻是,电动势为,外电阻为多大时,才能使 电功率最大?最大电功率是多少? 解:电功率,其中为电流强度,则: ,由,解得:,可以检验,时取得最大值。 答:当外电阻等于内阻是时,电功率最大,最大电功率是。 二.数学运用 1.例题: 例1.强度分别为的两个光源,它们间的距离为,试问:在连接这两个光源的线 段上,何处照度最小?试就时回答上述问题(照度与光的强度成正比, 与光源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解:设点在线段上,且距光源为,则距光源为, 点受光源的照度为,点受光源的照度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