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卷三百二十列传第七十九

《宋史》卷三百二十列传第七十九 《宋史》卷三百二十 列传第七十九   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举进士,为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去国,余靖论救之,尹洙请与同贬,欧阳修移书责司谏高若讷,由

《宋史》卷三百二十列传第七十九 《宋史》卷三百二十 列传第七十九 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举进士,为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 勘。范仲淹以言事去国,余靖论救之,尹洙请与同贬,欧阳修移书责 司谏高若讷,由是三人者皆坐谴。襄作《四贤一不肖诗》,都人士争 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 庆历三年,仁宗更用辅相,亲擢靖、修及王素为谏官,襄又以诗 贺,三人列荐之,帝亦命襄知谏院。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 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脩、靖、素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 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三人忠诚刚正,必能尽 言。臣恐邪人不利,必造为御之之说。其御之之说不过有三,臣请为 陛下辨之。一曰好名。夫忠臣引君当道,论事唯恐不至,若避好名之 嫌无所陈,则土木之人,皆可为矣。二曰好进。前世谏者之难,激于 忠愤,遭世昏乱,死犹不辞,何好进之有?近世奖拔太速,但久而勿 迁,虽死是官,犹无悔也。三曰彰君过。谏争之臣,盖以司过举耳, 人主听而行之,足以致从谏之誉,何过之能彰。至于巧者亦然,事难 言则喑而不言,择其无所忤者,时一发焉,犹或不行,则退而曰吾尝 论某事矣,此之谓好名。默默容容,无所愧耻,蹑资累级,以挹显 仕,此之谓好进。君有过失,不救之于未然,传之天下后世,其事愈 不可掩,此之谓彰君过。愿陛下察之,毋使有好谏之名而无其实。" 时有旱蝗、日食、地震之变,襄以为:"灾害之来,皆由人事。数 年以来,天戒屡至。原其所以致之,由君臣上下皆阙失也。不颛听 断,不揽威权,使号令不信于人,恩泽不及于下,此陛下之失也。持

腾讯文库《宋史》卷三百二十列传第七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