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师德师风心得体会推荐
大学师德师风心得体会推荐 上海交大一位普通老师晏才宏的命运,受到很多媒体的关注。这位被许多学生评价为“碰到过的最好的老师”,因为没有论文,没有科研成果,直到去世一直是个讲师。可是学生却希望高校多一
大学师德师风心得体会推荐 上海交大一位普通老师晏才宏的命运,受到很多媒体的关注。 这位被许多学生评价为“碰到过的最好的老师”,因为没有论文, 没有科研成果,直到去世一直是个讲师。可是学生却希望高校多一 些这样“问心无愧”的好讲师。 和研究机构不同,大学最根本的功能还是教书育人。能考上大 学的自然都是可造之材,能不能通过大学的成为真正的人才,关键 就在于老师的指点。能够得到名师的循循善诱,往往可以收到“胜 读十年书”的成效。 其实要把一堂课上好并非易事。已故的北师大校长陈垣曾感 慨,自己研究数月的成果有时还不够一堂课来讲。中国新闻史专家 方汉奇讲了多年的中国新闻史,史实早已烂熟于胸,但每次上课前 依然会认真准备两个小时,增加最新的发现与感想。为了考证民国 初年黄远生被害的真相,他去美国访问时曾专门到旧金山;为了了 解邵飘萍在日本的流亡,他也曾到日本查寻,力争接近历史的真 实。研究成果放到教学中,更令学生耳目一新。 现在相当一批教师对教书不感兴趣,导致教学水平下降。对于 一些老师来讲,课可以少上或不上,但论文不能不写,科研不能不 搞,而且在有的学校,搞科研可以折算成课时,课时却不能折算成 科研。讲课凑合了事,误人子弟,受害的是国家的未来。 说到底,学生才是教育的效劳对象,学生满意的教师才是好教 师。教师潜心科研并没有错,学校鼓励教师从事科研也没有错,但 让教学上有成就的老师坐职称的冷板凳,这让人心寒。所以,有人 建议要像鼓励科研一样鼓励教师上讲台,可以制定教学、科研两类 考评指标,由教师自愿选择。选择以科研为主的老师,课可以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