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优秀读后感
2023年教师优秀读后感 2023年教师优秀读后感1 作者在开头就提出了一个至今令许多老师头疼的问题: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
2023年教师优秀读后感 2023年教师优秀读后感1 作者在开头就提出了一个至今令许多老师头疼的问题: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 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 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说起其中的原因,很多教师都归结为学生不知道学习或者脑子笨, 家长不配合……而不是积极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苏霍姆林斯基在提出问题后,直接了当 地从教师的角度做了解释: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 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这让我想起了我国的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因材施教”,教师就必须对这“个别”“材”进行细致的了解, 如学生的性格脾气、家庭背景、学习方式、思维特点等等,并且要运用到实际课堂中去,为 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习情景,“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 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这样他们都会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才会 “点燃起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 针对这一点,我做了思考。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首先,了解学生。当然不能看他的分数,与他谈几次话判其是否是可造之材,这几乎就 是武断。了解不仅重要,而且也不容易。我们必须全面而科学地了解。 我们可以通过家访去了解学生。这是前辈老师留下的优良传统,是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 之一。家访并不是班主任的专利,认课教师同样应该家访;学生入学时教师可以采取问卷调 查和利用一系列测验来了解,旁敲侧击学生的素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了解的好 方法。学生在参加活动时,最适合教师“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平时教学时, 教师也要时时留心,处处在意,尽可能进行双边的教学,也能了解学生。 其次,在了解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这是使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施 教的方法很多,但基本的应该是——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和均衡发展。对在学科某些方面资 质高的学生采取正确的引导,使其能力得以顺利发展,并成为尖子。对学习各方面都感到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