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必修4失街亭(I)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必修4失街亭(I)●教学目标 1.体味本文情节安排上的前后关联、紧张自然的特点。欣赏人物刻画栩栩如生、摇曳多姿的艺术美。 2.把握小说情节发展的脉络;分析诸葛亮、马谡的性格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必修4失街亭(I) ● 教学目标 1 .体味本文情节安排上的前后关联、紧张自然的特点。欣赏人物刻画栩栩如生、摇曳多姿的艺术美。 2 .把握小说情节发展的脉络;分析诸葛亮、马谡的性格特征。 3 .学习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分析本 篇的这种艺术特色。 ● 课时安排 2 课时 ●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 228 街亭,古地名,又叫街泉亭、街城,在今甘肃省庄浪东南。公元年春天,诸葛亮出兵伐魏,派马谡 带领五万多人马做先锋,到军事重镇街亭去抵御魏军。魏国的大将军曹真派张郃为先锋,带领五万人来应 敌。马谡只知死搬兵书教条,不听部下王平的建议,把军队安排在街亭沿线的山坡上,前后有十多公里长, 成一条长蛇阵,结果被张郃包围在山上,断了水道,蜀军不战自乱,失了街亭。 (xx139-140) 《解读〈三国演义〉》,京华出版社年版第页 二.简介作者作品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 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作者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别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作品除了《三国演义》,还有小说《残唐五代 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 三.有关情节 当时魏蜀以秦岭为界,互相对峙。蜀要伐魏,必过秦岭而取长安;魏要伐蜀,也必过秦岭而取汉中。通过 秦岭有三条要道:一是东路的子午谷,十分险要,双方都有兵把守,不易通过,所以孔明未走东路。二是 中路的斜谷,蜀军可由此攻郿城,下长安,路程较近。孔明这次北伐,主力正是由此进军。司马懿根据孔 “”“”“”“ 明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不肯弄险的特点,料到孔明不会从子午谷径取长安,而必出兵斜谷,来 ” 取郿城,于是派兵据守中路。三是西路由阳平关绕到街亭的一条大道,离长安较远,主力不宜由此进兵。 但孔明由中路取郿城,司马懿就可能由西路南攻,断绝蜀军粮道,使蜀军不战自溃,并使蜀方已得的三郡 不能安守。司马懿正是这样做的。可见街亭的地位确实重要。 街亭战役是《三国演义》中被精心描述的一场战争,也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片断之一。街亭战役是 以蜀汉和诸葛亮的失败而告终的,但是通过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这三个互相关联的故事,精心刻画并 热情地赞扬了诸葛亮临危不乱、指挥若定的超人智慧和勇敢,歌颂了他不文过饰非、不徇情枉法的优秀品 质,批判并谴责了死守教条,盲目骄傲、违令拒谏、终致败军折将、失地陷城的马谡,在一定程度上正确 地揭示了战争的客观规律。 “” 本文属节选,删去了空城计情节,以街亭的攻守为线索组织材料,这样便于突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四.整体感知 1 .需重点注意下列字词。 谡睿偏裨椅角垓心文几殛鲧干系疑兵须哨见鼓噪 2 .弄清众多出场人物列出蜀、魏双方出场人物,弄清相互间的关系。(略) 3 、理清故事情节 战前部署:马谡请战,屯兵失计。 战役过程:司马打探,街亭失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