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泉州市高三年毕业班上学期单科质检历史试题
2014届泉州市高三年毕业班上学期单科质检历史试题1.明代方孝孺《宗仪·重谱》写道:“尊祖之次,莫过于重谱。……察统系之异同,辨承传之久近,叙戚疏,定尊卑,收涣散,敦亲睦。”作者认为修族谱的主要目的是
2014 届泉州市高三年毕业班上学期单科质检历史试题 1.明代方孝孺《宗仪·重谱》写道:“尊祖之次,莫过于重谱。……察统系之异同,辨承传之久近,叙戚 疏,定尊卑,收涣散,敦亲睦。”作者认为修族谱的主要目的是A A.确认血缘亲疏,促进宗族团结 B.维护尊卑等级,加强君主专制 C.记录家族功名,实现光宗耀祖 D.规范人际关系,稳定统治秩序 2.西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行者”应试。商人地位 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B A.官僚机构日益扩大 B.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C.文人社会地位提高 D.商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3.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图1到图4所列文物不可能由该 墓葬出土的是C 青花瓷 图1 图2 图3 图4 A.图1 B.图2 C.图3 D.图4 4.明中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 网络体系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日后能扫荡旧经 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在于A A.“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推行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C.鸦片走私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加紧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5.学者王铁群说:“……至1913年底仅政治类的党团就达312个。人们熟知的毛泽东等在长沙发起组织 的新民学会、周恩来等在天津发起组织的觉悟社,都发生在这一时期。”材料表明当时A A.人们享有一定的结社自由 B.政党政治规范有序 C.马克思主义已经传入中国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6.20世纪初到中国访问的英国学者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 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 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信中的“政治改革运动”D A.首先爆发于上海 B.使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C.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D.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7.《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在苏维埃政权领域内的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 众和他们的家属,……在十六岁以上皆享有苏维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直接选派代表参加各级工农兵会 议(苏维埃)的大会,讨论和决定一切国家的地方的政治事务。”这种民主形式的主要特点是D A.确立了党对政府的绝对领导 B.体现了民主的阶级性 C.实行工农大众的直接民主 D.实行最广泛的人民民主 8.“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并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来往通 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资政新篇》的这些改革建议,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说明D 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D.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近代先进事物 9.19世纪60年代的福建,“间有商人向外国人雇买洋船,仍须与外国人合伙。是不仅资其管驾之力,实 须购其修葺之料也”。这一现象说明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