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献璧课程教学反思
和氏献璧课程教学反思 “和氏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 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后,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因为这是学生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弄明白了这个问题,就能领悟文章的主旨,也就了解了和氏献璧的原因。
和氏献璧课程教学反思 “和氏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 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后,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因为这是 学生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弄明白了这个问题,就能领悟文章的主 旨,也就了解了和氏献璧的原因。 问题一提出,学生有的作沉思状,有的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 文,还有的在轻声的议论着,我微笑着望着孩子们,期待着他们能 找出我所要的答案:那就是;汴和是一个忠贞爱国之士,他的品格 比无价之宝“和氏璧”还要珍贵,值得我们学习。 然而,学生讨论的结果却让我感到意外。 一学生说:“连汴和都知道是一块含有宝玉的石头,为什么玉 匠却看不出来?” 一学生说:“我觉得这个汴和很笨,他为什么不自己去找一个 玉匠把这块石头雕琢以后才去献给厉王呢?” 一学生说:“如果文王请的玉匠也不识货,那么汴和不是要把 头也失去了?” 一学生说:“如果他真是忠诚于他的祖国,他可以自己把这块 宝玉换成钱财去救助那些老百姓。这样做也是爱国的表现” “为什么厉王把汴和的脚都砍去了,那么残忍,他还是要献璧 呢?” “厉王和武王那么凶残,值得汴和去为他献出真诚和忠心 吗?”…… 最后,学生们得出结论,像汴和这样献出忠诚的方法,是一种 愚忠。 学生讨论的结果完全和教学参考书中编者的意图背道而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