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文学作品欣赏3.4五味 教案
免费下载: 五 味 【教学目标】1. 通过反复阅读,提炼文章要点,领会“五味”内涵。2. 学习文章并列式叙述的写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技巧。3
免费下载: 五味 【教学目标】 1. 通过反复阅读,提炼文章要点,领会“五味”内涵。 2. 学习文章并列式叙述的写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技巧。 3. 学习品味汪曾祺独特的语言特色,感受汪式语言的魅力。 【教学重点】 1. 通过反复阅读,提炼文章要点,领会“五味”内涵。 2. 学习文章并列式叙述的写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技巧。 【教学难点】 学习品味汪曾祺独特的语言特色,感受汪式语言的魅力。 【教学方法】 1“”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作者笔下五味的内涵。 2“” .小组讨论法、头脑风暴法品味五味。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 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在我们国人看来,吃饭就是上帝,吃实在是头等大事,马 虎不得。所以吃文化中国最发达。由于中国地广人多,各民族聚居,风俗不—,所以口味各 异。中国人的口味之杂,堪称世界之最。在中国民间,素有“五味”之说,下面就让我们走 进汪曾祺的文章,一起去感受一下国人的口味百态吧!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县人。从小受传统文化精神熏陶。1930年考入西南联大 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等名家学习写作。他是跨越几个时代的作家,也是在小说、散文、 戏剧文学与艺术研究上都有建树的作家。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诗和散文。1948年出版第一 个作品集《邂逅集》,1963年出版第二个作品集《羊舍的夜晚》,1978年发表小说《骑兵列传》, 1980年发表小说《受戒》,受到普遍赞誉,随后一发不可收。现已出版《汪曾祺短篇小说选》、 《晚饭花集》、《汪曾祺自选集》以及多卷本《汪曾祺文集》等十几个作品集。他的小说被 视为诗化小说,其中《大淖记事》获全国短篇小说奖。他还写散文、评论和剧本。他与人合 作改编、加工的《沙家浜》深受观众的喜爱。 汪曾祺的文章充溢着“中国味儿”。他说:“我是一个中国人”,“中国人必然会接受 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影响”。儒、道、佛三家,“比较起来,我还是接受儒家的思想多一些”; 不过,“我不是从道理上,而是从感情上接受儒家思想的”。正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的挚爱, 因而在创作上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在语言上则强调着力运用中国味儿的 语言。 三、字词检查 读准下面加点的字词并解释它们的意思: 1.汆(cuān):烹调方法,把食物放在开水里稍微一煮。 2. 焐(wù):用热的东西接触凉的或湿的东西使暖和、变干 3. 趋之若骛(wù):趋,奔赴,归附。鹜,鸭。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 成群的人争相追逐不正当的事物,常含贬义。 4. 蕹(wèng):菜又名竹叶菜、通菜、空心菜、藤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