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qjAAAStroop效应实验报告
Stroop效应实验报告川师大学生性别差异对stroop效应中字义、声音、颜色加工的影响摘要:念字和命名是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 其反应速度是不同的。这一现象由J.R.Stroop于1935年首次提出。S
Stroop效应实验报告 川师大学生性别差异对stroop效应中字义、声音、颜色加工的影响 摘要:念字和命名是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其反应速度是不同的。这一现象由 J.R.Stroop于1935年首次提出。Stroop于1935年做了一个实验他使用的刺激字 与书写它所用的颜色相矛盾结果发现说字的颜色时会受到字义的干扰但在用一 年级小学生做实验时却没有发现这种现象。一般认为STROOP效应是由于念字自动 化造成的。人们对字加工快,而对颜色加工慢,因此,当要说颜色时,就会受到字 义的干扰,而反过来念字却不会受说颜色的干扰。本实验是为了探究川师大学生 性别差异对stroop效应中字义、声音、颜色的加工的影响,选取川师60名大学生 作为被试,再从60名被试数据中去除正确率低于80%的被试,在随机在剩余的被 试数据中随机选取15名男性被试和15名女性被试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果是: (1)根据表1的结果可知,川师大学生男性、女性被试在做stroop实验时,所用 时间皆是字色冲突比字色无关多,字色无关比字色一致所用时间多。(2)川师大 学生男性、女性被试在字色一致、字色冲突、字色无关的情况下,皆是反应时未达 到显著性水平。(3)川师大学生男性、女性被试在做stroop实验时,所用时间皆 是字色冲突比音色冲突多。(4)师大学生男性、女性被试在字色冲突的情况下, 反应时未达到显著性水平。由此表明了川师大学生对字义的加工过程要明显快于对 颜色的加工过程,且对字义的加工过程要快于对音色的加工过程性别对于字义加工 与颜色加工的混合没有显著性影响,性别对于声音加工与颜色加工的混合没有显著 性影响。 关键词:性别字义声音颜色 1、引言 Stroop效应早在1935年由美国心理学家JohnRiddlyStroop发现。当命名 用红墨水写成的有意义刺激(如“绿”)和无意义的刺激词的颜色时,会发现前者的 颜色命名时间比后者长。这种同一刺激的颜色信息(红色)和词义信息(绿)相互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