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专利到套取国家专项资金正道难走催生灰色利益链条
从卖专利到套取国家专项资金正道难走催生灰色利益链条 在汉6所高校,一年的发明专利授权量总和为何不如一个浙江大学多?楚天金报记者暗访后发现,由于科技成果转化审批难,转让正道难走通,导致私下交易成风。 据
从卖专利到套取国家专项资金正道难走催生灰色利 益链条 在汉6所高校,一年的发明专利授权量总和为何不如一个浙江大学多?楚天金 报记者暗访后发现,由于科技成果转化审批难,转让正道难走通,导致私下交易成 风。 据一位科技界人士向楚天金报记者透露,发明成果经私下交易后,大量流失到 外省,预计流出量占总量的三成左右。“高校发明成果,被一些教授进行了私下交 易。”调查中,记者屡屡听到这一说法,但当请其讲几个案例时,对方则称“这事太 隐蔽,不好说”。 几经周折,楚天金报记者通过一家专利代理机构“结识”了在汉某高校教授、 博导李传利(化名)。李教授开出100万元的专利合作金额后,还为记者所要创办的 “公司”频频出主意,一条专利流失灰色产业链逐渐浮出水面。 记者暗访 接触中介: 专利转让人“浮出水面” 是哪些人在私下转让科技成果?由于正常途径很难找到采访案例,记者只得隐 瞒身份,试图通过专利代理中介机构寻找相关线索。 在网上一搜索,记者找到了设在武汉的近20家知识产权事务所或专利代理事 务所。这些专利代理机构的办公地址,主要设在武汉几所知名高校附近的写字楼 里。 记者假装自己是一名准备创业的大学生,急于寻找市场前景良好的发明专利, 然后给这些专利代理机构一一打电话。其中7家在电话中称只代理申报专利,不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