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佛陀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唯物论 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所以,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变化是客观的。 【方法】承认自然的客观

义 佛陀主 哲学基本原理 唯物论 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 识为转移。所以,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变化是客观的。 【方法】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 然,改造自然时还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 【佛教的基本观点】人的福祸不是由神、命运、随机控制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人的福祸 由自己的思想观点意志所控制,思想观点意志控制个人的主意与言行,福祸乃是言行意对外 界作用的结果。一个人的福祸就是一个人习性善恶的反映。善恶习性是可以后天训练而成 的,可以被动教育,也可以自我熏习。不断地阅读思考劝善书、佛经等,久而久之,善的习 惯就可以养成;恶的习惯就可以断绝。由于思想意识是长期学习实践经历的产物,有一定的 惯性,不可能马上改变。当发现他人错误时,不可以粗暴无礼,只能提醒商量,能改变就 好,不能改变顺其意而言,让其高兴,不应激起其怒气使坏而让自己得祸,但自己应做对双 方都有利的事情,方可免祸得福。 世界物质性原理(万事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 【原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 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方法】要求我们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 执错迷不悟对。 【佛教的基本观点】觉悟与执迷。觉悟:得福的客观真实的方法就是两种:无害与劳动。 一,生产劳动。财富只能靠劳动生产而创造,谁造谁得。二,损害人要赔偿。损害主要指气 人害人。说话做事不气人,知人意、顺人意、勤劳生产,利益他人,遵例守法,自己的劳动 成果不受罚没,勤劳必富安。执迷:有人背离了做善得福的客观事实,主观地想出作恶得福 的主意,把不可能得福的错误想法用于实践,结果不但不能得福,反而得祸。例如:自古到 今有人认为奸淫可以得到异性所具有的好处,甚至有人认为奸淫可以采阴补阳或采阳补阴, 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性交获得对方的事业家庭健康等方面的所有福利,结果强奸诱奸不但未能 得福,反而犯罪入监失业破家生病着祸。还有人爱争强好胜斗狠,其理念就是损人能利己, 结果人人怨恨他,自己终无处安身。

腾讯文库佛陀主义哲学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