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第六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2.3河流第3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第二章 第三节《河流》 【 学习目标】 1、能在地图上指出并识记黄河源头、注入的海、长度、主要支流、流经的行政区、地形区、上中下游的界限。 2、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探究活动,掌握河

第二章第三节《河流》 【学习目标】 1、能在地图上指出并识记黄河源头、注入的海、长度、主要支流、流经的行政区、 地形区、上中下游的界限。 2、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探究活动,掌握河湖的空间分布、水文特征的形成与地形、 气候等自然要素之间的关系。 3、通过河流水文特征的探究,初步建立起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影响,即地理环境整体 性的意识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学习重点】1、黄河上、中、下游的概况及综合治理。 【学习难点】1、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成因。 【自主学习】探究黄河的治理(一)认识“母亲河” 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以下探究活动。P50 小组探究 (1)黄河沿途俢建了哪些大型的水电站?它们在分布上有什么规律?(独立用彩笔在 图中圈画出水电站名称。) (2)黄河的主要支流有哪些?为什么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独立 用彩笔在图中描出主要支流。) 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2.探究结论 黄河是世界上古老的文明发祥地之一,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 3.方法点拨 本探究活动中,学生先通过读图、析图,对黄河源地、流经行政区(地形区)、主要支流、 注入的海洋等概况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还要求进一步分析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主要贡献有二:一是黄河水能蕴藏丰富。上游流经我国的地势第一、二阶梯交界地带,水 能蕴藏十分丰富,这里的水能蕴藏约占黄河干流的1/2,目前这里已建成了龙羊峡、刘家 峡、青铜峡等多座水电站,在中下游地势二、三阶梯处建有三门峡、小浪底枢纽;二是黄河 的灌溉功能。泥沙长期冲积形成了广阔肥沃的平原,还为黄河流域提供了灌溉之利。 (二)“母亲河”的忧患 阅读下列材料一、二及课本50页-55页图文,完成下列探究。 材料一: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1米的长 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可绕赤道27圈。黄河每年带走的氮、磷、钾肥约 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375千克的肥料。 材料二:黄河流域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河面冬季结冰,春季河流融冰时,在宁夏平原 河段和山东河段,由低纬流向高纬,上游的溶解的冰块流动到仍然冰封的下游,形成冰坝, 阻塞河道,抬高水位,形成汛期,被称为“凌汛”。 材料三:“地上河”示意图p51 1.小组探究 (1)黄河在流经哪个地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分析原因。 (2)黄河凌汛主要发生在哪些河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析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 2.探究结论 (1)黄河的忧患在上、中、下游具体表现为,上游:;

腾讯文库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第六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2.3河流第3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