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第七十三高级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第七十三高级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图4),回答10~11
25. 关于制造业“西进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辽宁省沈阳市第七十三高级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 A. 促进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 B. 增加东部地区的环境压力 析 C. 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 D. 促进东、西部产业分工与合作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252) 参考答案: 23. A24. B25. D 1. 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图 ()( ,回答~题。 4)1011 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有关知识,我国东部地区制造业的发展主要建立在廉价劳动力的基础上,随着 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价格不断上升,优势降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产业转移对转出 区和转入区都有很大的影响。 【23题详解】 东部地区劳动力的价格不断上升,劳动力成本增加,制造业逐渐失去原有的区位优势,A正确。东部 地区本来能源资源就没有优势,B错误;东部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和市场需求量仍然比较大,CD错误。 【24题详解】 东部沿海地区工厂使用机器人可以24小时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劳动力的数量,减缓企业用 工荒,B正确;解决工厂用工问题,减少工厂向中西部转移,但是对 工人的素质要求较高,ACD错 10. 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误。 A. 甲代表北方地区,乙代表南方地区 【25题详解】 B. 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少 C. 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制造业“西进运动”促进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不利于东部城市化发展,A错误;东部地区工厂减 D. 乙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 少,排放污染物少,环境压力减少,B错误;不会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C错误;因为工厂向西 11.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迁移,必然增加和东部地区的联系,促进东、西部产业分工与合作,D正确。 A. 甲地区以旱地为主 3. 港珠澳大桥总长约55km,其中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达35.6km。岛隧工程是最具控制性的部 B. 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 分,其中连接大桥东、西人工岛的沉管部分是国内首条于外海建设的超大型沉管隧道。大桥建成后, C. 甲地区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D. 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 开车从香港到珠海西岸的时间将由目前的3个多小时缩减为约半个小时。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参考答案: DD 2.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出现新的特点:一方面,制造业的“西进运动”渐成燎原之势;另一方 面,东部沿海地区机器代人的情况突出,有的工厂已实现关灯生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3. 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逐渐失去的区位优势主要是( ) A. 劳动力成本 B. 能源资源 C. 环境承载力 D. 市场需求 24. 东部沿海地区工厂使用机器人的影响是( ) 9. 港珠澳大桥超大型沉管隧道施工难度大主要是由于该地 ①加速工厂向中西部转移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A. 基岩埋藏深B. 水面宽阔 ③降低对工人的素质要求 ④减缓企业用工荒 C. 水流速度不稳D. 全年高温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0. 港珠澳大桥主桥实施岛隧工程主要考虑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