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深入理解与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党课讲稿】深入理解与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该理论体系立论的总依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
【党课讲稿】深入理解与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该理论体系立论的总依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 形成,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学说是一个杰出继承和重大创新,对后发展中国 家进入社会主义具有重大借鉴作用、参考价值。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仍 然是一个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问题。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要弄 清楚它的提出和形成、发展过程;要明确它 的基本内容;要懂得它的重大意义:要对几个相关概念的同和异做出正确辨析。还要借鉴我国和世界 社会主义运动中对 这一问题探索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主要防止和克服急于求成、超越阶段的“左”倾错误,也要警惕消极情绪、资产阶级 自由 化等的右倾错误,着力研究和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后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 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 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 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结论。”①《习 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年版,第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 201761 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这一重大判断一方面要 201711 求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作为,以及 由此带来的新情况、新 问题;另一方面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 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 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 路线”,“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①习近平:《决 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年 2017 版,第页。这里提到的两个“没有变”、三个“牢牢”,都明确地告诉我们:要继续保持头脑清醒,必须全面深入理解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 12 论,行百里者半九十,不可有任何松懈和动摇。 在新时代应该怎样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呢?我们必须从这一理论的提出,形成与发展着手,深刻把握 其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及其形成和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是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创新。这一创新经历过一个从不自觉不清醒到 自觉清醒的发展过程。 年,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际上进入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当时没有自觉 地认为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出现了一系 1956 列探索中的失误,甚至严重失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再认识中重新认识中国国情, 于是逐步提出并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论。到目前为止,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提出概念、展开论述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年党的 (19781987 十三大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强调:“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 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②《邓小 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页。适合中国情况,就是要认清中国国情。中国国情 的特点是两个。一是“底子薄”。“现在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很贫 1994163163 穷的国家之一。中国的科学技术力量很不足。”③《邓小平文 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二是“人口 1994163163 多,耕地少工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 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从新中国建立以来历史的 初步总结中指出:“社会 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我国现在还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经 济和文化还不发达”,“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