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三节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 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导学案 鲁教版必修1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 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学习目标定位] 1.联系相关化学知识,认识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基本条件。2.能够通过图片或影音资料,认识喀斯特地貌的基本形态。3.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说明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 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学习目标定位] 1.联系相关化学知识,认识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基本条件。2.能够通过图片 或影音资料,认识喀斯特地貌的基本形态。3.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说明地理环境的形 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进一步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认识喀斯特地貌 1.喀斯特景观:指石灰岩地区的地貌、水文现象和景观。 2.喀斯特地貌:是由喀斯特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 3.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化学过程如下: 作用 化学过程 溶蚀作用 CaCO+CO+HO=Ca(HCO) 32232 淀积作用 Ca(HCO)=CaCO↓+CO↑+HO 32322 4.发育条件 (1)岩石 \a\vs4\al\co1(可溶性:最主要的可溶性岩石是碳酸盐类岩石透水性:岩石的空隙和裂隙越多,透水性越好) (2)水 \a\vs4\al\co1(溶蚀力:取决于水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数量,以及水的流动性的强弱流动性:取决于大气降水、地面坡度以及岩石裂隙的类型与连通性) 5.类型 \a\vs4\al\co1(地面:峰林、峰丛、孤峰、溶蚀洼地、落水洞等地下:溶洞、地下河、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思考 1.溶蚀和淀积有何关系? 答案 溶蚀和淀积是可逆的两个化学过程,当水中的CO含量增加时,其溶解CaCO的能力相 23 应增大,水的溶蚀作用加强;相反,若水中CO的含量减少,则水中溶解的CaCO发生淀积作 23 用。 二、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1.实质:桂林“山水”是桂林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的产物,也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2.形成和发育条件 1

腾讯文库高中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