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出入口设计
公园出入口设计沿城市主,次干道的市,区级公园的主要出入口的位置,必须与城市交通和游人走向,流量相适应,根据规划和交通的需要设置游人集散广场。根据城市规划和公园本身功能分区的具体要求与方便游览出入,有利
公园出入口设计 沿城市主,次干道的市,区级公园的主要出入口的位置,必须与城市交通和游人走向,流量 相适应,根据规划和交通的需要设置游人集散广场。根据城市规划和公园本身功能分区的具 体要求与方便游览出入,有利对外交通和对内方便管理的原则,设主公园出入口。 公园出入口有主要出入口(大门),次要出入口或专用出入口(侧门)。主要出入口,要能供 全市游人出入,次要出入口,要能方便本区游人出入;专用出入口,要有利本园管理工作。 公园出入口及主要园路宜便于通过残疾人使用的轮椅,其宽度及坡度的设计应符合《方便残 JGJSO 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 三.园路的分布 1. 园路的宽度 S—— 园路主要分主路,支路,小路【陆地面积(公顷)】 S<2 2≤S<10 1 0≤S<15 S>50 主路 2~3.5 2.5~4.5 3.5~5.0 5.0~7.0 支路 1.2~2.0 2.0~3.5 2.0~3.5 3.5~5.0 小路 0.8~1.2 0.8~2.0 1.2~2.0 1.2~3.0 2. 园路的线型设计 纵坡 横坡 8%3%4%12% 主要纵坡宜小于,横坡宜小于,粒料路面横坡宜小于,纵横坡应小于,超过 12% 的应做防滑处理。 18%58% 园路的纵坡大于时,宜按台阶,梯道设计,台阶踏步数不得少于两级,坡度大于 4m 的梯道应作防滑处理。宜设置护栏设施。经常道行机动车的园路宽度应大于,转弯半径 12m 不得小于。 应根据路段行程及通行难易程度,适当设置供游人短暂休憩的场所及护栏设施。园路及铺装 场地应根据不同功能要求确定其结构和饰面,面层材料应与公园风格相协调,并与城市车行 路有所区别。 3. 园路的功能与类型 园路联系着不同的分区,建筑,活动设施,景点,组织交通,引导游览,便于识别方向。同 时也是公园景观,骨架,脉络,景点,纽带,构景的要素。 园路的类型有主干道,次干道,专用道,散步道。 1 ()。主干道:要求方便游人集散,成双通畅,蜿蜒,起伏,曲折并组织大区景观。路宽 4~6m8%1%~4% ,纵坡以上,横坡。 2 ()。次干道:是公园各区内的主道,引导游人到各景点,专类园,自成体系,组织景观。 2~3m 宽。 3 ()。专用道:多为原物管理使用,在园内与游览路分开,应减少交叉,以免干扰游览。 2~3m 。 41.2~2m ()。散步道:为游人散步使用,宽。 4. 园路布局,公园道路的布局要根据公园绿地内容和游人容量大小来定。要求主次分明因地 制宜和地形密切配合。山水公园的园路要环山绕水,但不应与水平行,因为依山面水,活动 人次多,设施内容多;平地公园的园路要弯曲柔和,密度可大,但不要形成方格网状;山地 12% 公园的园路纵坡以下,弯曲度大,密度应小,可形成环路,以免游人走回头路。 5. 弯道的处理:路的转折应街接通顺,符合游人的行为规律。园路遇到建筑,山,水,树, 陡坡等障碍,必然会产生弯道。弯道有组织景观的作用,弯曲弧度要大,外侧高,内侧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