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我爱这土地》教学实录 河大版
《我爱这土地》教学实录一、 从背景介绍入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了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
《我爱这土地》教学实录 一、从背景介绍入手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了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 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 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这中华民族的危急时刻,诗人 艾青也冲到了时代的前沿,像一只喉咙嘶哑的鸟,为大地的兴衰而歌哭,他怀揣一 颗赤子之心,甘愿为祖国的强盛付出自己的一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诗歌《我 爱这土地》,作者艾青,曾经写过《大堰河,我的母亲》等诗歌。(板书课题和作 者) 二、从改诗入手认识诗歌特征 师:检查先一下昨晚的预习情况——看同学们能不能流利准确地朗读下来这首 诗,并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诗人的思路。 (生读诗。) 师:这个同学没有出现误读情况,也比较流利,说明预习的不错。但是不是完 全符合诗歌声情并茂的最高境界,还需要我们这一节课的共同努力。 师:那么诗人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呢? 生:诗人把自己比作一只鸟,要为大地而歌,即使死了,也要让羽毛腐烂在大 地上。最后通过一问一答,说自己热爱这片土地,使主旨升华。 师:这位同学概括得非常好,说明已经初步领会了诗歌的主要意思。请看屏幕 上老师根据原诗改的文字,看是不是一首好的现代诗: 活着,就为祖国而歌唱 死了,也要为祖国贡献一切 因为 我爱祖国 生1:很简练,直抒胸臆,是一首好诗。 生2:不好,不如原诗生动形象,语言也不够含蓄。 师:这两个同学的评价正好相反。让我们来看一下好的诗歌的特征再下结论。 虽然这首改诗也具有分行写作的外形,但并不具备诗歌的特征:要有丰富的想象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