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占补质量平衡评价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的研究
耕地占补质量平衡评价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的研究随着城乡发展的不断推进,建设用地的增减挂钩制度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制度通过统计耕地的占补情况,实现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减挂钩,有效地保护了耕地资源。
耕地占补质量平衡评价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的 研究 随着城乡发展的不断推进,建设用地的增减挂钩制度在我国得到了 广泛的应用。该制度通过统计耕地的占补情况,实现城乡建设用地的增 减挂钩,有效地保护了耕地资源。然而,耕地占补质量平衡评价作为耕 地保护的重要手段,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的作用远不止于此,本 文将从占补质量平衡评价的基本概念、评价指标体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 减挂钩方面展开讨论。 一、耕地占补质量平衡评价的基本概念 耕地占补质量平衡评价是指通过对建设用地占用和退出的耕地面 积、质量和空间分布等因素的综合评估,确定耕地占补的质量平衡状况 和占补应达到的指标。耕地占补质量平衡评价是对土地利用的规划和管 理工作的重要支撑,旨在通过评价、监控和预警,实现对耕地的量化评 估和合理利用,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耕地占补质量平衡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耕地质量状况指标 耕地质量状况指标主要包括土地质量等级、土地退化风险、土地生 产承载力和土地生态功能等方面。其中,土地质量等级是评价耕地质量 的基本指标,一般采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质量状况评价指南来评 价,包括七个等级:优、良、中、较差、差、极差和不适宜。 (二)耕地占补指标 耕地占补指标主要包括占补面积比、占补质量平衡指标、耕地退化 风险控制指标等方面。其中,占补面积比是指在一定区域内,被占用耕 地面积和新增耕地面积之间的比例。占补质量平衡指标是对新建建设用 地和退出耕地质量的评估与比较,主要包括占用地与退出地的土地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