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川南地区地层特征及分层资料

川东~川南地区地层特征及分层值得一提的是,川南和川东有大面积的过渡区域,岩性必然存在过渡变化,在过渡区域工作时,应多借一些邻井资料,找出本井可能的变化。第一节 侏罗系(J)河、湖交替相沉积的砂、泥岩

~ 川东川南地区地层特征及分层 值得一提的是,川南和川东有大面积的过渡区域,岩性必然存在过渡变化,在过渡区域 工作时,应多借一些邻井资料,找出本井可能的变化。 J 第一节侏罗系() 河、湖交替相沉积的砂、泥岩、砂岩多呈透镜体分布,横向对比性差。侏罗系末早燕山 运动使四川盆地强烈抬升隆起,造成侏罗系上部地层缺失,川东地区残留上统蓬莱组、遂宁 组及中统沙溪庙组,下统凉高山组及自流井组大多保留完整。 上统 JS391m 川东地区所钻构造在拔山寺向斜中残存遂宁组(),井下无全厚,拔向井残厚 3 (有的井可能存在,但没有划分出来)。主要分布于向斜中。 1、 岩性:紫红、棕红色泥岩夹灰紫、紫灰、灰绿色砂岩、泥质粉砂岩。底为砖红色、 棕红色中~粗粒砂岩。本组岩性变化不大,泥岩和砂岩多含钙质。岩性组合特点是 有砖红、棕红色砂岩,与下部地层区别显著。 2、 8200 电性:双侧向普遍较低,一般Ω.m,自然伽玛值高、大井径为特征。 3、 分层:。电性以双侧向降低和自然伽 岩性底以砖红、棕红色砂岩与紫红色泥岩分界 玛升高半幅点及井径小底界分层。 4、 400m 厚度:残厚左右。 中统 1000m 沙溪庙组,厚度一般大于以上,重庆附近稍薄,由西向东有增厚的趋势。该组 又分两段:沙二、沙一。 2 5、 JS 沙二段() 2 (1) 岩性:紫红色、暗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夹灰绿色、浅灰色砂岩、粉砂岩、泥质 “” 粉砂岩。 底部为黑色、深灰色叶肢介页岩,厚度几米~十几米,质软,页理发 1

腾讯文库川东川南地区地层特征及分层资料